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全家宛陵客,文雅世难逢。
寄食年将老,干时计未从。
秋来句曲水,雨后敬亭峰。
西北长安远,登临恨几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宛陵的情景,表达了一种难得的温馨和珍贵。"全家宛陵客,文雅世难逢"两句,通过对宛陵之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这次会面的珍视与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高洁、文雅之士难以遇见的感慨。
"寄食年将老,干时计未从"则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诗人通过“寄食”一词,隐喻自己的生计不稳定,而“年将老”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干时计未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力感。
接下来的"秋来句曲水,雨后敬亭峰"两句,以鲜明的画面描绘出宛陵之景。"秋来句曲水"中“句曲”形容水流的蜿蜒曲折,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水景,而“雨后敬亭峰”则是对山色的描写,“敬亭”可能指的是诗人对这片山水之美的尊重与赞叹。
最后两句"西北长安远,登临恨几重",通过空间上的距离感(宛陵相对于长安的位置),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故土的思念和不舍。"西北长安远"一句,不仅描绘出了地理上的距离,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距离,而“登临恨几重”则是这种情感的深化,每一次登临眺望,都会增加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地理环境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生活和故土的复杂情感,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不详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百年心不料,一卷日相知。
乘兴偏难改,忧家是强为。
县城寒寂寞,峰树远参差。
自笑无谋者,秪应道在斯。
邻里朝光遍,披衣夜醉醒。
庖厨非旧火,林木发新青。
接果移天性,疏泉逐地形。
清明来几日,戴胜已堪听。
诗书成志业,懒慢致蹉跎。
圣代丹霄远,明时白发多。
浅谋堪自笑,穷巷忆谁过。
寂寞前山暮,归人樵采歌。
数亩东皋宅,青春独屏居。
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
强饮沽来酒,羞看读了书。
闲花开满地,惆怅复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