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梅村解元

立身须作第一人,学佛当观第一义。

丈夫圣谛且不为,选官选佛应无异。

林君名字天下闻,贤书首荐称人瑞。

文章于尔但秕糠,传入长安曾纸贵。

岂知妙道中所存,明镜当空无一字。

六年两度上金台,世路无人知国士。

上元甲子三阶平,黄河见底麒麟至。

大人利见会有时,看君出疆还载质。

轻车熟道早登程,万里风云若平地。

去时岭上花正开,到日皇州花下醉。

春风得意远相闻,山中笑杀无名氏。

老僧老矣不出门,吟诗送客无佳思。

岐路因君赠一言,却恐贵人多忘记。

休忘记,便作南宫第一人,更有人间第一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送林梅村解元》是明代诗人成鹫的作品,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先,诗的开头“立身须作第一人,学佛当观第一义”,表达了对友人品格和修行的期许,希望他不仅在世俗的道路上追求卓越,更要在精神层面达到至高境界。接着,“丈夫圣谛且不为,选官选佛应无异”一句,以“选官选佛”比喻人生的选择,无论选择仕途还是修行,都应秉持高尚的道德准则。

“林君名字天下闻,贤书首荐称人瑞”赞扬了友人的才华和品德,他的名声广为人知,被推荐的贤书更是受到推崇。接下来,“文章于尔但秕糠,传入长安曾纸贵”两句,虽是对友人文章的谦虚之语,但也暗示了其作品的高价值和影响力。

“岂知妙道中所存,明镜当空无一字”则进一步强调了修行的真谛在于内心的清净与智慧,而非外在的言语或文字。随后,“六年两度上金台,世路无人知国士”描述了友人多次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表达了对其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上元甲子三阶平,黄河见底麒麟至”运用神话般的场景,预示着友人将有非凡的成就。而“大人利见会有时,看君出疆还载质”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功的期待。最后,“轻车熟道早登程,万里风云若平地”鼓励友人勇敢前行,即使面对遥远的路程和未知的挑战,也应如履平地般自信从容。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入鼎湖赋事

羚羊峡束牂牁注,群峰阖辟如门户。

雾蒸霞蔚庆云深,龙降虎伏师王踞。

相闻邃古轩辕翁,此地曾来开鼓铸。

范成神鼎即登遐,留与空王作常住。

云顶老人手眼高,开辟恰当无佛处。

一区金地万山中,丹梯锁断红尘路。

钟磬出林天籁空,松杉匝地秋声聚。

磴转羊肠过九回,石横虹影凡三度。

芒鞋踏破岭头云,铁钵饶探石中乳。

隔山隐隐有人声,举头乍与孤僧遇。

手携杖笠摘茶回,相呼相唤同归去。

白犬林间不吠人,玄豹山中方泽雾。

三堂寂历四门开,百万人天拥调御。

孤峰顶上铁浮屠,多宝庄严万德具。

七层六面面一灯,灯灯相映交回互。

天花天乐下香台,设利流辉遍赡部。

夜来宝镜出匣光,高挂东山无影树。

一时龙象斫额看,争向指中寻顾兔。

无端笑倒老瞿昙,直下金轮行七步。

大家稽首大法王,不辨龙蛇与缁素。

归堂坐爱月孤明,板响钟鸣天又曙。

起来却与老僧期,策杖前峰观瀑布。

水帘朝捲风雨生,石发晴梳鱼蛤露。

坐久不知云出门,百衲惊寒毛发竖。

山穷水尽悄无人,侧耳如闻隔溪语。

绝壁闻声不可寻,断崖欲度难飞渡。

攀藤直上最高峰,始会蒲团好安措。

半閒云住半閒僧,品字柴头三橛芋。

山僧久拟谢尘绿,是处真堪送衰暮。

自信贫儿免盗憎,薄福不消神鬼护。

但须半把茅盖头,誓不因人求解悟。

归来举似阿阇黎,多谢山中好盐醋。

愿将骨董换空拳,拚与人张杂货铺。

形式: 古风

赠张秩咨

闭门天光井底黑,出门路多尘逼侧。

尘中走杀风马牛,觌面相逢莫相识。

十字街头冷眼看,齐国于陵称巨擘。

自誇学究会谈禅,不似经生数行墨。

五十长斋不出家,惯向肉边寻菜吃。

明明一个鲁诸生,被人唤作优婆塞。

忆昔与君俱盛年,吟诗压倒元与白。

参差马齿愧称兄,潦倒鸡坛过半百。

当时挥手各西东,十载生涯分主客。

腐儒几赴选官场,山僧直入无生国。

后来原是过来人,走却金乌无处觅。

壮心未遂勿复云,底事无成深可惜。

旧年不觉又新年,元旦才过又元夕。

灯市看看月正圆,现成一句真消息。

张拙秀才知不知,花开但借东风力。

形式: 古风

送琴僧归里

高僧白发垂两耳,手抱朱弦古焦尾。

自言能作水仙操,知音止有连成子。

去年为客穗城西,大声压倒城与市。

灯笼露柱暗点头,盲龟跛鳖生欢喜。

我住山中少到城,焉知世界大如此。

闻名却恨识翁迟,相见匆匆空复尔。

下榻张琴未及弹,明发扁舟戒行李。

孤灯话到定钟鸣,中庭片月照衣被。

匣中枯木解龙吟,笑我痴聋难举似。

临岐珍重老师翁,大笑抱琴归故里。

当年我亦审音人,老来失却无名指。

无弦挂壁寂无声,觌面相逢良有以。

夜深开匣共商量,一曲南薰清且驶。

归来高踞万山头,别后相思在流水。

形式: 古风

赠吴在野

山僧亦是湖海客,年过半百头半白。

出家未办草鞋钱,烟水百城参未得。

最羡先生两脚轻,朝返江南暮江北。

从来富贵不足多,多君受福戢且那。

世途险巇山嵯峨,轻车熟道无轗轲。

长江天堑汜与沱,扁舟破浪如轻梭。

大人行乐乐奈何,辎车百万牛马驮。

还家寄傲深烟萝,笑我行脚空蹉跎。

愿随仙人张志和,钓竿诗卷青箬蓑。

与君相伴终婆娑,胡为乎瞻风拨草徒波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