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秋怀十一首(其六)

客路厌繁暑,归怀惬新景。

枕冷梦自清,夜明窗更炯。

聊栖明月枝,胜逐西风梗。

支床甘自息,伏枥倦思骋。

惟有问目心,拳拳慕回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归家之怀的深切渴望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客路厌繁暑”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忍受着炎炎夏日的烦闷,表达了对自由与舒适环境的向往。接着,“归怀惬新景”则展现了诗人对即将回归家乡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新景象的期待。

“枕冷梦自清,夜明窗更炯”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归家前夜的思绪与情感。枕边的凉意与窗外明亮的灯光,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希望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期待。

“聊栖明月枝,胜逐西风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人选择在明月照耀下的树枝上栖息,而非随风飘荡的枯木,寓意着宁愿过着虽不显眼但内心安宁的生活,也不愿追逐那些动荡不安、无根漂泊的日子。

“支床甘自息,伏枥倦思骋”则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足与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他愿意在床榻旁安静地休息,不再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这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意,以及对曾经忙碌与追求的某种疲惫与反思。

最后,“惟有问目心,拳拳慕回请”以问目(即眼睛)的心意,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渴望回归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真挚而强烈的,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与对家庭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异乡到归家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情感体验,以及对宁静生活与家庭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与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和韩秋怀十一首(其七)

窗几生新凉,灯火照初暗。

省己有昨非,探怀无宿憾。

古书恣掀翻,古意薄窥瞰。

心将游寂寞,语复攻苦淡。

实歉名忌浮,才疏得惩滥。

守志惧不坚,入道恐成暂。

性抑戒戕贼,心猿思系缆。

有友频琢磨,无官自校勘。

澹然学杨雄,不恨储无甔。

形式: 古风 押[勘]韵

和韩秋怀十一首(其八)

贤关蔼多士,头角争轩轩。

中有倦游客,虚名厌驰奔。

学为忠与孝,思践阳城言。

高秋赋归去,戏舞庭闱前。

东园柿栗熟,采摘供盘餐。

兄弟各赋诗,集作棣萼编。

甲乙二孺子,日诵言半千。

学语三岁时,笑味生甜酸。

欣然动我怀,长夜不成眠。

归来有此乐,亦可终残年。

形式: 古风

和韩秋怀十一首(其九)

吾庐有脩竹,滴翠凝不乾。

天风一吹拂,终夜鸣琅玕。

黄杨亦嘉树,一瓮何团团。

日暮飞禽归,啾然欲求安。

嗟予欲何为,屡涉吴江澜。

一名竟未就,举弹空飞丸。

对竹赏佳树,聊系予征鞍。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和韩秋怀十一首(其十)

商飙起何处,古树生秋声。

肃肃夜气寂,悠悠月华明。

兀兀念前古,孜孜殚寸诚。

默默守孤陋,兢兢防满盈。

兴至役诗匠,愁来驱酒兵。

自适布衣愿,未觉青衫荣。

长须与赤脚,亦足供使令。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