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夫人遣介欲婿泽民小诗戏之

墙头邻女三年望,户外文君一笑窥。

欲得贤夫嫁张耳,此真佳婿是羲之。

定知不折飞梭齿,似说先齐举案眉。

不信侯门深似海,水流红叶谩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婚姻的向往与期待。首句“墙头邻女三年望”,运用了“墙头草”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位邻家少女对远方心上人的长久思念与期盼,仿佛她就站在墙头,日复一日地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接着,“户外文君一笑窥”,通过典故“文君当垆”,巧妙地将古代才女卓文君的形象融入其中,暗示了这位邻家少女内心深处的独立与智慧,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她如同文君一般,虽身处户外,却能洞察世事,窥探到爱情的真谛。

“欲得贤夫嫁张耳”,这里借用了历史人物张耳的故事,表达了少女对于理想伴侣的追求,希望找到一个如张耳般贤明、可靠的人共度一生。这种对理想伴侣的期待,体现了古代女性对于婚姻质量的重视。

“此真佳婿是羲之”,则以王羲之作为理想的女婿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少女对于伴侣才华与品德的看重。王羲之不仅是书法大家,更以其高洁的品格为人称道,成为古代文人理想中的佳婿典范。

“定知不折飞梭齿,似说先齐举案眉”,这两句诗运用了古代女子织布时的情景,以及古代夫妻举案齐眉的典故,表达了少女对于未来婚姻生活的美好想象与期待。她相信,真正的爱情与婚姻,不会因为生活的琐碎而失去光彩,反而会在共同的努力与理解中更加坚固。

最后,“不信侯门深似海,水流红叶谩题诗”,以侯门深似海的比喻,反衬出少女对于爱情的坚定信念。她相信,真正的爱情不应被社会地位或物质条件所束缚,就像水流过红叶,即使红叶随波逐流,但那份情感的真挚与美好,依然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典故引用,展现了古代女性对于理想婚姻的向往与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爱情与婚姻价值的理解与追求。

收录诗词(724)

孙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 号:鸿庆居士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1081~1169

相关古诗词

题邹次魏青藜堂

读书非贵嗜,吾子喜欲迷。

十年费膏火,群嘲笑书痴。

磊落载五车,望海无津涯。

双瞳如秋月,一出照耀之。

冥搜理窟邃,妙解锯屑霏。

胸中九云梦,百怪见然犀。

拊枕出鸿宝,铸金侔袅蹄。

神光发中夜,太乙秉青藜。

形式: 古风

静老容安庵二首(其一)

离离风中花,深落任所之。

泛泛水中萍,流转复在兹。

静公湖海士,世网那得縻。

独有铁石心,不与燥湿移。

巢肩统灵鹊,支床馀老龟。

区区了官事,应解笑儿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静老容安庵二首(其二)

云嘘翠扑肤,山拥青入户。

祗树给孤园,桃源武陵路。

一从振履还,不复乘杯渡。

倚墙扪虱坐,挥弦送鸿去。

水涵楼影交,风敛花气度。

把茅便有馀,不必黄金布。

形式: 古风

静老通幽轩

诸峰倚崔嵬,众壑隐奔峭。

寓目欣有系,会心领其要。

开庐结茅竹,伐翳斩蓬藋。

此君亦可人,玉立尽娟妙。

风酣翠相倚,月吐青自照。

窈眇非世音,鸾鹄中夜啸。

烟尘闇北关,烽火被南徼。

便欲老三闾,终焉隐屠钓。

形式: 古风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