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书味夜灯知得知字五排

不尽书间味,寒灯伴读宜。

澄观惟永夜,索解有新知。

眼界空明地,心花焕发时。

甘从回后得,妙自静中思。

趣合丁函盎,辉曾乙火披。

十分胸次领,一点案头窥。

竟夕膏频继,多情照弗疲。

精华残简共,形影短檠随。

彩忆藜光彻,甜生蔗境迟。

酸咸殊俗好,风雨问前期。

咀嚼千篇富,玲珑四望垂。

伫看莲炬朗,珥笔侍彤墀。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此诗《赋得书味夜灯知得知字五排》由清代诗人石嗣庄所作,通过对夜晚读书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书味与夜灯相知相伴的意境。

首句“不尽书间味”,开篇即点出读书的乐趣难以言尽,引人入胜。接着“寒灯伴读宜”一句,以寒灯为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读书氛围。接下来的“澄观惟永夜,索解有新知”两句,通过描述在长夜中寻求知识的满足感,表达了对知识探索的渴望和对新知的珍视。

“眼界空明地,心花焕发时”描绘了读书时心灵的开阔与愉悦,仿佛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甘从回后得,妙自静中思”则强调了深入思考的重要性,即使过程艰难,也能从中获得美妙的发现。

“趣合丁函盎,辉曾乙火披”运用比喻手法,将读书的乐趣比作丁函盎中的乐趣,以及乙火的光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读书带来的温暖与光明。“十分胸次领,一点案头窥”则进一步强调了读书能够丰富内心世界,提升个人修养。

“竟夕膏频继,多情照弗疲”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与坚持,即使夜深人静,也愿意继续阅读,享受其中的乐趣。“精华残简共,形影短檠随”通过描述书籍与灯火的陪伴,进一步强化了读书的沉浸感与孤独之美。

最后,“彩忆藜光彻,甜生蔗境迟”以色彩与味道的比喻,表达了读书时内心的丰富感受。“酸咸殊俗好,风雨问前期”则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预示着读书之旅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读书的乐趣、知识的探索、心灵的成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5)

石嗣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兰

蔓草荒烟里,□兰汎素秋。

孤芳甘寂寞,凉梦足清幽。

未许当门□,应教入室求。

知心同臭味,岂为岁寒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赋得鍊云生水得生字五言八韵

禁丙祈壬候,良苗望泽诚。

云能将雨鍊,水不待金生。

律吕还宫理,阴阳铸物情。

无心兴岳出,有力挽河倾。

地觉屯膏久,天须补石成。

蒸来浓墨色,化作碎珠声。

酝酿归鸿运,滋濡慰扈耕。

淮南存妙解,两大奥机呈。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拟束皙补亡诗(其一)南陔

南陔有兰,言采其英。谁无父母,可忘所生。

菽水承欢,怡色柔声。匪我之享,惟德其馨。

南陔有兰,言采其芳。我瞻我依,父母在堂。

槃匜滫瀡,非敬奚将。淑慎尔正,则笃其庆。

翩翩者乌,反哺于慈。人不如鸟,具体何为。

椎牛罔及,鸡豚逮时。孝思不匮,歌以永之。

形式: 四言诗

拟束皙补亡诗(其二)白华

白华翩反,在彼空谷。余情信芳,曷云能辱。

勖此清修,以承顾复。白华有文,先德之芬。

彼姝者子,行砥于勤。守身大孝,伊古攸闻。

白华凝雪,既莹且洁。凡百君子,各敦尔节。

如华斯白,白而不涅。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