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其一)

迢递铜梁道,凝严青琐闱。

负书当日去,鸣玉此时归。

乡树迎朱毂,江花照锦衣。

临邛不足并,荣耀古今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遥远的铜梁路途漫长,宫门深锁严谨庄重。
背负书籍离开京城,如今满载而归,玉佩叮咚作响。
故乡的树木迎接华丽的马车,江边的花朵映照着华美的衣裳。
临邛的荣华无法与之相比,这样的荣耀自古至今都极为罕见。

注释

迢递:遥远。
铜梁道:铜梁路。
凝严:严谨庄重。
青琐闱:宫门。
负书:背负书籍。
鸣玉:玉佩叮咚。
此时:现在。
归:归来。
乡树:故乡的树木。
朱毂:华丽的马车。
锦衣:华美的衣服。
临邛:古代地名,这里泛指荣华之地。
不足并:无法相比。
古今稀:自古以来罕见。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与归乡之美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迢递铜梁道"一句,以铜梁(古时桥名)为起点,描绘出道路的延伸和曲折,给人一种行走在蜿蜒山路上的感觉。"凝严青琐闱"则是对山势的形容,其意味着山色深沉而又有些许神秘。

"负书当日去"表明诗人曾经背负书籍离去追求学问,"鸣玉此时归"中的“鸣玉”比喻车马行驶的声音,暗示着归来的豪迈与荣耀。

"乡树迎朱毂"中,“乡树”指的是故乡的树木,“朱毂”则是古代车轴的一部分,这里形容诗人归乡时,乡间的树木似乎都来迎接他的马车。"江花照锦衣"则描绘了水边花朵在阳光下的灿烂,与诗人所穿锦衣相映衬,显得分外鲜艳。

最后两句"临邛不足并,荣耀古今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祖先荣耀的回忆与怀念,以及这种荣耀在历史长河中难以匹敌的独特性。"临邛"是地名,这里的意思是指代古人的伟业,而"不足并"则是说这些伟业无法与现代相提并论;"荣耀古今稀"强调了这种荣耀在过去和现在都极其罕见。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心境,以及他对于个人或家族荣耀的自豪感。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昌言知宿州

炜炜符离守,中流簇鼓旂。

柳阴浓不断,舟势激如飞。

魏阙行归奏,承明秪暂违。

星轺晨夜度,尺素勿令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魏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征西大府开,后乘得高才。

区脱烽烟静,渠搜职贡来。

陇云低玉帐,羌舞奉金罍。

信美从军乐,脩梧茂帝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罗郎中管勾玉局观

官名为玉局,已与俗尘疏。

钟出寒松迥,香疑古殿虚。

乡闾非甚远,俸禄岂无馀。

谁道神仙乐,神仙恐不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郑推官赴邠州(其三)

骄虏已归计,圣朝方寝兵。

时闻候火入,非复塞尘惊。

秋岭无南牧,春田恣北耕。

休穷西海路,辛苦学甘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