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征西大府开,后乘得高才。

区脱烽烟静,渠搜职贡来。

陇云低玉帐,羌舞奉金罍。

信美从军乐,脩梧茂帝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军事生活的图景,通过对征战胜利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远方将士们的赞美和送别之情。

“征西大府开”一句直接点出了战争的胜利成果,大府的开启象征着边疆的稳定与开放。紧接着,“后乘得高才”表明在这样的背景下,军中涌现出杰出的将领或人才,为国家的边防建设和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脱烽烟静”则描绘了一种战争结束后的宁静景象,烽烟不再是警报,而是平和生活的一部分。随后,“渠搜职贡来”显示了地方官府对于军队的支持与供给,渠道通畅,物资丰富。

“陇云低玉帐”一句通过对边塞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梦幻而美好的氛围。接着,“羌舞奉金罍”则展现了军中生活的欢乐场面,羌人以舞蹈来庆祝胜利,同时也反映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和谐相处的情景。

“信美从军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军中生活的向往和赞赏,以及对士兵们能够享受到音乐娱乐的欣慰。最后,“脩梧茂帝台”则是对这一切繁荣景象的总结,帝王的祭坛上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表达了对军中英雄人物的赞美,也传递了一种和平与欢庆的信息。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罗郎中管勾玉局观

官名为玉局,已与俗尘疏。

钟出寒松迥,香疑古殿虚。

乡闾非甚远,俸禄岂无馀。

谁道神仙乐,神仙恐不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郑推官赴邠州(其三)

骄虏已归计,圣朝方寝兵。

时闻候火入,非复塞尘惊。

秋岭无南牧,春田恣北耕。

休穷西海路,辛苦学甘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郑推官赴邠州(其二)

百榼行春乐,千弓从猎豪。

苦吟边月冷,飞镝野风高。

奇策鞭殊俗,长缨系不毛。

输君跃马贵,一等着青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送郑推官赴邠州(其一)

形便豳公国,旌旗拥将坛。

秦云低落日,塞树怯春寒。

草檄无留思,投壶不废欢。

还应笑黄卷,寂寂守儒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