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罗郎中管勾玉局观

官名为玉局,已与俗尘疏。

钟出寒松迥,香疑古殿虚。

乡闾非甚远,俸禄岂无馀。

谁道神仙乐,神仙恐不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官职名为玉局,已经远离世俗尘埃。
钟声从寒冷的松林中回荡,香气仿佛自古老的殿堂传出。
故乡并不遥远,薪俸应该绰绰有余。
谁说神仙的生活就是快乐,恐怕连神仙也不如这人间生活呢。

注释

玉局:比喻清高、纯洁的官位。
俗尘:世俗尘嚣。
钟出:钟声传出。
寒松:象征高洁。
迥:迥然,不同寻常。
香疑:香气似乎。
古殿:古老的宫殿,象征历史和庄重。
乡闾:家乡。
俸禄:薪水,指官员的收入。
馀:剩余,充足。
恐不如:恐怕还不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世离去,回到自然界,与尘俗世界拉开了距离。"玉局"在这里不仅是官名,也象征着纯洁和高贵。诗人通过钟声在寒松间回响,以及香气在古老殿堂中飘散,营造出一片超然物外的意境。

"乡闾非甚远"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而"俸禄岂无馀"则透露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并不在意的态度。最后两句"谁道神仙乐,神仙恐不如"是诗人的一番感慨,他似乎在怀疑世间所谓的神仙之乐是否真有其事,或者即便是神仙,也未必能比得上眼前这份超脱尘俗的宁静。

司马光作为宋代诗人,以其淡泊明志、不随波逐流而闻名。这首诗正体现了他这种高洁的人生态度和对世俗功名的超然。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郑推官赴邠州(其三)

骄虏已归计,圣朝方寝兵。

时闻候火入,非复塞尘惊。

秋岭无南牧,春田恣北耕。

休穷西海路,辛苦学甘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郑推官赴邠州(其二)

百榼行春乐,千弓从猎豪。

苦吟边月冷,飞镝野风高。

奇策鞭殊俗,长缨系不毛。

输君跃马贵,一等着青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送郑推官赴邠州(其一)

形便豳公国,旌旗拥将坛。

秦云低落日,塞树怯春寒。

草檄无留思,投壶不废欢。

还应笑黄卷,寂寂守儒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峡州陈廉秘丞(其三)

地险三巴口,江流百折蟠。

驺珂通峡响,门戟照秋寒。

翠壁虎牙石,素花狼尾滩。

孙刘置栅处,细为写图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