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百泉

天风吹夜泉,琤若雨声碎。

不知一片月,已上啸台背。

遥山白于晓,林樾失翠黛。

湖云碧丁烟,因风荡为籁。

相将沿堤去,步入空明内。

俯仰寒苍然,清气不可界。

且与夜渔人,伫立听石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百泉边的宁静而神秘的景象。"天风吹夜泉,琤若雨声碎",诗人以轻灵的笔触,将泉水在夜风中潺潺流动的声音比作碎雨,形象生动。接着,"不知一片月,已上啸台背",暗示着月光悄然升起,洒在啸台之上,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遥山白于晓,林樾失翠黛",远处的山峦在晨曦中泛白,而树林的绿色也被淡化,显得更加寂静。"湖云碧丁烟,因风荡为籁",湖面上的云雾在风中轻轻摇曳,如同音乐般荡漾,增添了诗意。

诗人与友人沿着湖堤漫步,深入这空灵的世界,"步入空明内",感受到四周的清澈和空旷。"俯仰寒苍然,清气不可界",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深深赞叹,那股清冷而深邃的气息无法用言语形容。

最后,诗人与渔人一同停留,静静聆听"石濑"(石头上的急流声),享受这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时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百泉之夜的幽美意境,体现了魏源清雅的诗风。

收录诗词(35)

魏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又字墨生、汉士,汉族,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 字:默深
  • 号:良图
  • 籍贯:湖南邵阳隆回
  • 生卒年:1794~1857年

相关古诗词

盘山纪游

北龙到海尽,郁钟泉石秀。

巀然大黑云,横枕蓟门右。

矫首忽西上,欲与太行斗。

青苍无坼虩,谁识中藏奥。

全变边塞莽,自成苍玉宙。

阳崖百卉尊,阴谷千冰溜。

松云栋牖出,韶頀阶除奏。

我来雨后山,黛洗烟岚透。

干霄千石奋,喷雪万泉吼。

雄哉造化藏,远笑骊山陋。

形式: 古风

重游盘山寺

青壁障我前,丹崖枕我席。

瀑雪响我左,松云滃我腋。

溪声以为楼,溪光以为宅。

山重水复中,放出一泓碧。

僧送出山泉,泉迓入山客。

同音有殊听,高下善相即。

心间水益空,谷静音如积。

去年听盘泉,泉声尚凄激。

今年听盘泉,盘泉更清寂。

形式: 古风

栈道杂诗(其一)

陇山自此终,南山自此始。

秦坤蜀艮吭,大断乃大峙。

万山东一坪,沔渭分峡水。

观山必观峡,左右万峰倚。

雄关亘云际,联之一线耳。

果然关之东,雪瀑半坡起。

翠壁泻浪浪,万仞杳无底。

陈仓大散关,一扼千夫垒。

平世息龙战,窟穴犹虎兕。

登高复何畏,一呼万山唯。

前途大阖辟,造物意未已。

形式: 古风

栈道杂诗(其二)

山势日以高,山气日以横。

俯首壑前云,侧足身外径。

陟岭知势积,薄霄畏身殉。

俯视升氛劳,始知奔峭盛。

身已陟云梯,前山犹万仞。

风餐露宿中,更向前林进。

昨宵最高峰,已在舄底衬。

中天腐骨轻,下界尘怀净。

临深履薄中,涉险惟一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