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江岸独步》由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的诗人刘兼所作,通过描绘独自漫步江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醉卓寒筇傍水行,渔翁不会独吟情”,开篇即以“醉”字点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手持“寒筇”(寒竹制成的手杖)在江边漫步,仿佛借酒浇愁。而“渔翁不会独吟情”则暗示了诗人与周围环境的隔阂,他独自吟唱,却无人能理解其内心的情感波动。
颔联“龟能顾印谁相重,鹤偶乘轩自可轻”,运用了龟和鹤的典故,龟象征稳重和长寿,而鹤则代表高洁和自由。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和地位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外在的荣誉和地位并不能真正带来内心的满足或尊重。
颈联“簪组百年终长物,文章千古亦虚名”,进一步阐述了对功名利禄的看破。诗人认为,无论是官场的职位(簪组)还是文人的名声(文章),在漫长的人生中最终都只是过眼云烟,无法持久。
尾联“是非得丧皆闲事,休向南柯与梦争”,总结全诗主旨,指出人生的得失、是非都是无足轻重的,不应过分追求或忧虑。诗人倡导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放下心中的执念,避免在虚幻的梦境中争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世俗功利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