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堂真赞(其一)

冰出水,玉出石,破獍出窠母遭食。

宗师得法,佛祖避席。正令当行,十方辟易。

耕者驱其牛,饥者夺其食。龙骧虎骤,铁眼铜睛。

到绳床角头,则不寒而慄。

有此体裁,具此作略,是真临济儿孙,黄龙头角。

东山与么赞之,何曾一字赞著。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临济宗师的高深佛法与非凡气魄。诗人通过“冰出水,玉出石”、“龙骧虎骤,铁眼铜睛”等形象描绘,凸显了宗师超凡脱俗、威猛不凡的特质。同时,“正令当行,十方辟易”则强调了宗师法力无边、令世间万物敬畏的力量。

“耕者驱其牛,饥者夺其食”这一句,运用了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巧妙地隐喻了宗师在佛法传播过程中的坚定立场和果敢行动,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绝不妥协。这种精神体现了佛法的实践性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到绳床角头,则不寒而慄”一句,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宗师形象的庄严与神秘,仿佛连细微之处都充满了力量,令人感到敬畏。

最后,“有此体裁,具此作略,是真临济儿孙,黄龙头角”表达了对宗师的敬仰之情,认为其不仅继承了临济宗的精髓,更在佛法的传承与实践中展现出独特的风格与成就,如同黄龙的龙头,独具特色且引领风骚。

整首诗通过对宗师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现了其在佛法修行上的卓越成就,也传达了对佛法实践与社会关怀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宋代禅宗文化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谷堂真赞(其二)

予常对人言,谷堂老子,人类精奇,缁流标格。

若挽置江湖之上,予则谓之沩山道人慕哲。

若任其乘桴之能,谓之飞山宗一。

至于江湖不涉,乘桴不居,予将望洋向若而失,又欲引谁为等匹。

形式:

真歇真赞

碎丹霞不传之印,起洞山已坠之宗。

雷闻一世,奔走四方。

此大唐国内,家至而户知,不假东山发扬。

独自涅槃后大人之相,又属其贤子孙之承当。

东山只得炷香再拜,庆师有子,而洞水流长。

形式:

楮庵真赞

横楖栗据此座者,长芦夫跳灶之子,天衣怀的骨之孙。

抽一顾而瞎其正眼,用十无而诳彼后昆。

说法则雷轰电激乎仰山之上,入灭则霜清月落乎连水之湄。

是谓楮庵和尚,而般阳老明提耳之师也。

形式:

净信道人真赞

入净信心宗,则无俗不真。

得幻智法门,而有佛皆子。

视人间为忉利天宫,坐平芜乃台山路上。

东山晚识此婆,盖因其子止庵道人,幽岩和尚。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