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甥主龙溪学

去年殿上侍天颜,亲见龙墀拜敕还。

瓜地我归耘旧圃,杏林君去主荒坛。

春光已过三分二,寒食都无数日间。

天气未佳宜且住,老来不喜听阳关。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去年我在宫殿中侍奉天子,亲眼目睹他在龙椅前颁发圣旨归来。
你回到瓜田,继续在旧园子里耕耘,而我则接管了荒废的杏树林。
春天已经过去了大半,寒食节也只剩几天了。
天气不佳,还是暂时停留吧,我老了,不喜欢再听到离别的《阳关三叠》。

注释

殿上:宫殿之上。
天颜:天子的面容。
龙墀:皇帝的宝座前。
敕还:皇帝颁发的圣旨返回。
瓜地:种植瓜类的田地。
旧圃:过去的菜园。
杏林:医学界的代称,源于古人以杏花比喻医术。
荒坛:荒废的坛场。
春光:春天的景色。
三分二:指春天快要过去,接近尾声。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
天气未佳:天气不好。
阳关:古代歌曲名,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情趣。开篇“去年殿上侍天颜,亲见龙墀拜敕还”两句,表明作者曾在宫廷中侍奉皇帝,亲眼目睹皇权的威仪,但现在已经告别了那一切。"瓜地我归耘旧圃,杏林君去主荒坛"则写出了诗人返回故土,重返田园生活,朋友也离别而去各自忙碌。

接着“春光已过三分二,寒食都无数日间”两句,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春天已经过去大半,而寒食(清明前后禁忌酒肉的一种习俗)也只是短暂的几日。

最后,“天气未佳宜且住,老来不喜听阳关”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告,在不佳的天气中,还是选择安稳地住下,而不是冒险出行。同时,表达了年迈之后,对名利场合,如《阳关三叠》的热闹场面已经没有兴趣。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荣耀与现实平淡的对比,以及对自然时节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送哀倅方岩仲并呈太守汤息庵

去郡于兹十八年,欢传良牧出藩宣。

更烦逸骥康沂海,会见灵禽下颍川。

绝喜铃斋新有助,莫嫌玉局冷无欢。

此行未论胶东赏,且作廉丞亦自贤。

形式: 七言律诗

送赴省诸友.方善夫昆仲

君家科级每蝉联,何况高才更妙年。

肄业机云同屋住,论文坡颍对床眠。

一双璧有连城价,九转丹能拔宅仙。

来岁亲朋迎画绣,病翁亦出至溪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徐鼎夫用庐陵通守博士戴文韵

一春风雨郡斋寒,荒了麻姑老子坛。

吏抱文书排闼至,客携诗卷退衙看。

愁来镜里丝难染,老去胸中锦已残。

若棹扁舟见安道,为言岁晚习申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海丰薛县尉

境与潮阳接,传闻盗已平。

丁男无转徙,弧卒有来迎。

东作千村急,南官几个清。

廉材遗训在,努力继家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