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邓公

偶因携酒寻村客,聊复回车访薜萝。

且值雪寒相慰问,不妨春暖更经过。

翁居山下年空老,我得人间事校多。

一种共翁头似雪,翁无衣食自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偶然提着酒去拜访乡村的客人,姑且驾车回来探访生长薜萝的山径。
现在正值寒冷的雪天相互问候,等到春暖花开时再来经过此地。
老翁居住在山下,岁月空自流逝老去,而我在世间的事情却比他繁杂得多。
我和老翁一样,头发都像雪一样白了,只是他没有衣食之忧,那他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注释

偶因:偶然因为。
携酒:带着酒。
寻村客:寻找乡村的客人,这里指隐居者。
聊复:姑且,暂且。
回车:返回车程。
访薜萝:薜萝是两种植物,常用来形容隐士的住所。
且值:正值。
雪寒:寒冷的雪天。
相慰问:互相问候。
不妨:不妨碍,可以。
春暖:春天气温转暖。
更经过:再次经过。
翁:老翁,这里指隐居者。
年空老:年华空自老去,形容时间流逝。
事校多:事情比较繁多。
一种:同样,一样。
共翁头似雪:和老翁一样头发花白。
翁无衣食自如何:老翁没有衣食之忧,他自己的生活怎么样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雪寒中寻访山下翁的场景,通过对话形式表达了对翁的关心和慰问。诗人提到自己年岁已高,对于世事已经看得比较透彻,而翁的头发却如同雪一般白,却无衣食之忧。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偶因携酒寻村客"一句设定了诗人的行动和环境,"且值雪寒相慰问"则是对翁的关心之情的具体表现。"翁居山下年空老,我得人间事校多"两句中,"翁"指的是山下的隐者或高士,而诗人自称"我",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看破和超然。

最后两句"一种共翁头似雪,翁无衣食自如何"则是对翁境况的描绘,同时也是对生活状态的一种质疑。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翁命运的关注,也映射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某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行动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微妙的情感交织,以及诗人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偶题閤下厅

静爱青苔院,深宜白鬓翁。

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空。

暖有低檐日,春多飏幕风。

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商山路有感

忆昨徵还日,三人归路同。

此生都是梦,前事旋成空。

杓直泉埋玉,虞平烛过风。

唯残乐天在,头白向江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宿天竺寺回

野寺经三宿,都城复一还。

家仍念婚嫁,身尚系官班。

萧洒秋临水,沈吟晚下山。

长闲犹未得,逐日且偷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宿竹阁

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

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

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

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