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閤下厅

静爱青苔院,深宜白鬓翁。

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空。

暖有低檐日,春多飏幕风。

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静静地喜爱这长满青苔的庭院,深深适合白发老翁的恬静生活。
容貌因岁月而与松树一同变得瘦削,心灵则与竹子一样空灵淡泊。
温暖来自低矮屋檐下的阳光,春天常常吹拂着帐幕的风。
一生的宁静境界,都凝聚在这五言诗中。

注释

静爱:静静地喜爱。
青苔院:长满青苔的庭院。
深宜:深深适合。
白鬓翁:白发老翁,指年老的人。
貌将松共瘦:形容人随着年龄增长,容貌变得消瘦,如同松树一样苍老。
心与竹俱空:心灵空灵,如同竹子般清高无欲。
暖有低檐日:温暖来自于低矮屋檐下洒落的阳光。
春多飏幕风:春风经常吹动帐幕。
平生:一生。
闲境界:宁静的境界,指淡泊的生活状态。
五言中:五言诗中,五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句五个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静爱青苔院"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环境的喜爱,这里的"青苔"象征着自然纯洁无瑕。而"深宜白鬓翁"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老年生活的向往,"白鬓"指的是头发变白,象征着年龄的增长和智慧的积累。

"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空"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淡泊与宁静。"松"和"竹"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清逸,而"共瘦"和"俱空"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外界荣华富贵的超然物外,追求心灵的平和与空明。

接着的"暖有低檐日,春多飏幕风"写出了诗人生活中的宁静温馨。"低檐日"给人以温暖舒适之感,而"春多飏幕风"则描绘出窗外春意盎然、微风习习的画面。

最后,"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平生"指的是一生平淡无奇,而"闲境界"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环境选择的肯定。"尽在五言中"则意味着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生命状态都寄托于五言诗这种艺术形式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商山路有感

忆昨徵还日,三人归路同。

此生都是梦,前事旋成空。

杓直泉埋玉,虞平烛过风。

唯残乐天在,头白向江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宿天竺寺回

野寺经三宿,都城复一还。

家仍念婚嫁,身尚系官班。

萧洒秋临水,沈吟晚下山。

长闲犹未得,逐日且偷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宿竹阁

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

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

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

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宿西林寺早赴东林满上人之会因寄崔二十二员外

谪辞魏阙鹓鸾隔,老入庐山麋鹿随。

薄暮萧条投寺宿,凌晨清净与僧期。

双林我起闻钟后,只日君趋入阁时。

鹏鴳高低分皆定,莫劳心力远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