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规和尚(其三)

但得茅檐春睡足,何须石室较筹盈。

遥知别后多萧散,坐听松风万壑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但得茅檐春睡足”,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自然的生活状态的满足,认为在简陋的茅屋中享受充足的春日睡眠,就已经足够了,无需追求物质上的富足或权力地位的显赫。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崇尚。

接着,“何须石室较筹盈”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泊。石室常指隐士居住的地方,筹盈则暗示着计数的工具,这里比喻为追求财富或权力。诗人认为,居住在石室中,计算着财富的盈余,并非生活的真谛,真正的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精神的富足。

后两句“遥知别后多萧散,坐听松风万壑清”,则通过想象与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怀念。遥知,意味着诗人虽然身处他处,但心中依然挂念着过去的那份闲适与宁静。坐听松风万壑清,则是通过听松林间的风吹过,带来山间清新的气息,来象征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这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表达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深深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内心平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过去自由自在生活的怀念,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重视与追求。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和规和尚(其四)

镜像魔军方满目,浮云世事急抽头。

倚蒲痴坐慵开口,诗债还能饶我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信和尚(其一)

一身彼此转蓬样,百岁光阴交臂间。

底事石梁成邂逅,烽烟影里得馀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和信和尚(其二)

喜君胸次冰壶净,道富身贫只我谙。

利火名汤方鼎沸,看人终日手争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示高维那兼简宝华鉴和尚初出世

石上三生梦已非,人间万事眼如眉。

归家更问宝华老,何似板头端坐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