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谢茂秦(其一)

美人春望望陵台,台下漳河去不回。

惟有旧时歌舞地,至今风雨自西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深沉的画面,通过“美人春望”这一主题,展现了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的哀愁。首句“美人春望望陵台”,以“美人”和“春望”开篇,营造出一种柔美的氛围,同时“望陵台”这一地点的选择,暗示了追忆与怀念的情感。接着,“台下漳河去不回”,将自然界的流水与人事的变迁相联系,漳河水的流逝象征着时光的不可逆转,以及美好事物的消逝。

“惟有旧时歌舞地,至今风雨自西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焦点从个人情感转向更广阔的历史与自然之中。“旧时歌舞地”不仅指出了特定的空间,也暗含了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而“至今风雨自西来”则赋予了自然现象以情感色彩,风雨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不断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富有意境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寄谢茂秦(其二)

裘马翩翩四十秋,当时双璧暂相留。

于今客散平原馆,说着还乡已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右史悼儿篇(其一)

赋罢人传绝妙辞,争如细柳乱轻丝。

那知此日千行泪,并拂秋风洒雁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和右史悼儿篇(其二)

月出梁园授简迟,赋成宾客更相疑。

如何照乘珠无恙,却得精光异往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和右史悼儿篇(其三)

飒飒秋风木叶飞,丹阳长史一沾衣。

自怜犹在人间住,玉斧蓬莱去不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