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首(其十八)

要得狸奴觌面酬,浑如钳口锁咽喉。

一刀两段从公断,直得悲风动地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境展开,通过狸奴(猫)的形象比喻,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

首句“要得狸奴觌面酬”,意为渴望得到一只猫面对面的回应,这里的“猫”并非实指,而是象征着内心的某种需求或渴望。在禅宗中,猫常被用来比喻机智、敏锐和洞察力,暗示着寻求内心深处的理解与共鸣。

次句“浑如钳口锁咽喉”,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封闭状态,如同被钳子紧紧锁住的喉咙,无法自由表达。这反映了人在面对某些问题或情感时的困惑与挣扎,以及心灵深处的封闭与压抑。

第三句“一刀两段从公断”,表达了彻底决断的决心。这不仅是对内心的自我剖析与清理,也是对过去束缚与困扰的斩断,寓意着通过坚定的行动来实现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最后一句“直得悲风动地愁”,则展现了彻底决断后的结果——内心得到了释放,但同时也伴随着深深的感慨与反思。这种“悲风”不仅是指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是内心情感的波动与觉醒,体现了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洗礼与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狸奴的形象隐喻,探讨了个体在面对内心需求与外界束缚时的挣扎、决断与最终的内心解放,蕴含着深刻的禅宗智慧与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42)

释守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四十首(其十九)

犀牛扇子用多年,历掌清机授手传。

头角不全收拾取,雨馀风月满长川。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

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

踏得故乡田地稳,本来面目露堂堂。

人只在,不曾亡。

率陀天上非人世,须知别有好商量。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一)

贪观天上月,失却手中桡。

石臼山下路,归计转迢遥。

觌面光辉日,拍手笑吾曹。

形式: 偈颂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二)

老倒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刚突出。

罪过从来作底当,谁道千虚不博实。

形式: 偈颂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