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首(其二十一)

贪观天上月,失却手中桡。

石臼山下路,归计转迢遥。

觌面光辉日,拍手笑吾曹。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月喻人生,以舟楫喻追求与行动,以石臼山下的路象征归途,巧妙地表达了人生的哲理。诗人通过“贪观天上月,失却手中桡”这一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往往在追求虚幻的美好时,忽视了脚下的现实和行动的重要性。月代表的是理想、诱惑或远方的目标,而手中的桡则是实现目标的实际行动。贪恋月光(理想)而忘记了划船(行动),最终导致了归途的遥远和迷茫。

“石臼山下路,归计转迢遥”进一步强调了行动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暗示了只有通过实际的努力和坚持,才能找到正确的归途。石臼山下的路,可能象征着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道路,而“归计转迢遥”则表达了在追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距离感。

最后,“觌面光辉日,拍手笑吾曹”两句,以太阳的光辉比喻现实中的光明和希望,鼓励人们面对挑战时要保持乐观和自信。这里的“觌面”可以理解为直面困难,“光辉日”则象征着解决问题后的光明前景。诗人通过笑声,似乎在对读者说:“看吧,只要勇敢面对,终将找到光明。”这不仅是对读者的鼓励,也是对自己修行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深刻地探讨了理想与现实、行动与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在追求过程中保持乐观态度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42)

释守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二)

老倒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刚突出。

罪过从来作底当,谁道千虚不博实。

形式: 偈颂 押[质]韵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三)

三种佳名一个过,邀君把手上高坡。

时人自没登山力,空负当年一曲歌。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四)

连天野火了无涯,起处犹来辨作家。

眼里瞳人双翳尽,面前遍界绝空华。

道吾老,也堪誇。

汲水僧归林下寺,待船人立渡头沙。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五)

孰云天地与同根,事角争如理见亲。

一槛庭花浑己物,满天风月与谁论。

堪笑南泉老作,犹来因语识人。

可怜陆亘大夫,对面埋没家珍。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