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其二)闻周氏旌表有期

君听取,尺布尚堪缝。斗粟也堪舂。

人间朋友犹能合,古来兄弟不相容。

棣华诗,悲二叔,吊周公。长叹息、脊令原上急。

重叹息、豆萁煎正泣。形则异,气应同。

周家五世将军后,前江千载义居风。

看明朝,丹凤诏,紫泥封。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最高楼·其二》。诗人以尺布斗粟为喻,表达了对世间人际关系的感慨,指出即使在艰难时期,朋友之间仍能相互扶持,然而兄弟间却常常难以和睦。他引用《诗经》中的典故,悲叹周公的两位弟弟管叔和蔡叔的悲剧,感叹骨肉亲情的疏离。

接着,诗人借“脊令”和“豆萁”的意象,寓言兄弟阋墙,自己与周氏家族虽有相似的血脉和背景,但现实中的关系却如同煎熬中的豆萁。他期待周氏家族能够得到旌表,恢复家族的荣耀,预示着明天可能会有皇帝的恩赐。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情冷暖的洞察,也有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体现了辛弃疾一贯的豪放词风中融入的婉约和沉郁。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最高楼(其二)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个、园儿名佚老。

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

休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最高楼(其一)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长安道,投老倦游归。七十古来稀。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小山时。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也莫向柳边孤负月。闲过了,总成痴。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朝中措(其一)九日小集,时杨世长将赴南宫

年年团扇怨秋风。愁绝宝杯空。

山下卧龙丰度,台前戏马英雄。

而今休矣,花残人似,人老花同。

莫怪东篱韵减,只今丹桂香浓。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朝中措.为人寿

年年黄菊滟秋风。更有拒霜红。

黄似旧时宫额,红如此日芳容。

青青未老,尊前要看,儿辈平戎。

试酿西江为寿,西江绿水无穷。

形式: 词牌: 朝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