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重槛风凉,迎阶绿间黄。

中秋先报节,隔岁入吟章。

一例皋涂种,偏依楚畹芳。

谁曾到蟾窟,此处满天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中秋时节桂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桂花的独特魅力。首句“露重槛风凉,迎阶绿间黄”描绘了露水重、微风吹拂、绿叶与黄色花朵相间的秋日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接着,“中秋先报节,隔岁入吟章”点明了桂花在中秋时节开放,预示着节日的到来,并且其香气能够跨越时间,成为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

“一例皋涂种,偏依楚畹芳”则进一步描述了桂花的生长环境和特性,它如同其他植物一样生长在田间地头,却偏偏在楚地(泛指江南地区)散发出独特的芳香。最后,“谁曾到蟾窟,此处满天香”表达了对桂花香气的赞美,仿佛连月宫中的嫦娥也难以比拟,桂花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天空之中,展现出其非凡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桂花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雨便开晴,真教畅快生。

高秋森爽气,新谷兆西成。

暑退浓阴转,云徂远黛横。

昨来愁致涝,今始稍纾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一)幽溪独眺

散步回溪上,溪烟豁远眸。

妙机穷不尽,底用上高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二)松竹双清

高社结双清,山旁水之涘。

问谁乃宜兹,大夫与君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三)池亭清暑

心净能清暑,曾闻白乐天。

疏轩閒笔砚,池上早成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