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三)池亭清暑

心净能清暑,曾闻白乐天。

疏轩閒笔砚,池上早成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池亭之景,诗人以“心净能清暑”开篇,巧妙地将心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表达了在心灵纯净时,即使炎热也能感受到清凉之意。接着,“曾闻白乐天”一句,暗含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敬仰,通过引用白乐天的诗句,进一步深化了夏日避暑的主题。

“疏轩闲笔砚,池上早成篇”则展现了创作的氛围与过程。在简朴的书房中,诗人悠闲地挥毫泼墨,灵感在池塘边的清晨便已涌现,成就了一篇佳作。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脱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深情投入。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夏日池亭的凉爽与宁静,也领略到了诗人高雅的艺术追求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四)树杪飞泉

疏树不成林,无风自静深。

飞流閒作响,谱入伯牙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五)澄江泛艇

叶下洞庭波,拿舟风月多。

不知兀坐者,所寄得于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六)虚亭秀色

一亭及一峰,足占无边秀。

何须论尺绢,盘礴劳结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宥]韵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七)秋岚霜叶

锦林扶翠嶂,诗意与秋高。

紫微已绝诣,何必更拈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