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少日曾贪面百城,而今万卷送浮生。
一身去职如花落,两眼观书尚月明。
鸿爪春泥思往迹,马蹄秋水得闲情。
天留老笔非无用,要与熙朝写太平。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翼的《归田即事(其三)》,通过对诗人早年游历和晚年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读书与自然之乐的意境。
首句“少日曾贪面百城”,回忆年轻时热衷于游历四方,足迹遍布众多城市,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怀念。接着,“而今万卷送浮生”则转向现在,以阅读万卷书来度过余生,流露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
“一身去职如花落”运用比喻,形容自己离职如同花瓣飘落,轻盈而自然,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超脱态度。“两眼观书尚月明”则强调在阅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即使夜晚也能感受到知识的光芒。
“鸿爪春泥思往迹,马蹄秋水得闲情”通过鸿雁和马蹄的意象,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当下闲适生活的满足。最后两句“天留老笔非无用,要与熙朝写太平”表明,虽然年老但仍希望以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体现出诗人的责任感和对盛世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回味,又有对当下的满足,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情怀。
不详
史学家。一字耘崧,又号裘萼,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新葺茅庐在水南,拟栽修竹翠毵毵。
持斋怕入远公社,习静便同弥勒龛。
诗就多兼唐小说,客来与作晋清谈。
所惭懒废无才思,输与山阴老学庵。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飞瀑依然万点多,当年养望此岩阿。
空山竟不生薇蕨,破屋徒怜补薜萝。
人笑褚公犹齿冷,家还江令已头皤。
如何领袖山林席,名节翻输一翠蛾。
春江一舣舟,斜阳问古渡。
过雨陌无尘,支筇任散步。
茅屋三两家,乌犍傍农具。
涧水落花浮,吹香不知处。
小立溪桥边,游踪忆前度。
行行近寺门,疏钟出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