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裘换酒.重过邗江玉香堂托宿清涟,用检讨韵

桨劈沧波罅。过江村、沿崖籴粟,就盘买鲊。

拖水吴歌歌断处,两岸红灯早射。

已瞥见、扬州关下。

想到鞭帆无限险,比上天、蜀道尤多怕。

人尝似,青猿挂。晚烟寒气霏霏泻。

入江城、登楼极目,迷离难画。

投宿故人黄叶屋,曾向绿杨系马。

今又把、柴扉夜打。

屈指旧游星散久,谢汪伦、千古情深者。

更欲尽,枕堪藉。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重访邗江玉香堂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风土人情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首句“桨劈沧波罅”,生动描绘了船只破浪前行的景象,仿佛能听见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展现出一种动态美。接着,“过江村、沿崖籴粟,就盘买鲊”则描绘了船只经过江边村落,人们在山崖边购买粮食和腌制食品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拖水吴歌歌断处,两岸红灯早射”一句,通过吴歌的断续与两岸红灯的映照,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接下来,“已瞥见、扬州关下”一句,点明了行程的目的地,预示着即将进入更为复杂与险峻的旅程。

“想到鞭帆无限险,比上天、蜀道尤多怕”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航行的艰难与蜀道相比,表达了对即将到来挑战的畏惧与紧张情绪。

“人尝似,青猿挂”一句,以青猿挂树的形象比喻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助,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晚烟寒气霏霏泻”描绘了傍晚时分,烟雾弥漫,寒气袭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入江城、登楼极目,迷离难画”则展现了诗人进入城市后,登上高楼远眺,眼前的景色难以用言语或画笔描绘的感慨。

“投宿故人黄叶屋,曾向绿杨系马”一句,回忆起与老友相聚的温馨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今又把、柴扉夜打”则暗示了再次造访,与老友重逢的喜悦与期待。

最后,“屈指旧游星散久,谢汪伦、千古情深者”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深厚友谊的感激之情。“更欲尽,枕堪藉”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暗示了旅途中的疲惫与对休息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旅行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友情、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怀念,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0)

潘西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貂裘换酒.见梅有忆叠前韵

梅破猩红罅。倚寒窗、乍牵往事,揉如嚼鲊。

曾记何时亭子畔,人艳花光交射。

只立在、月明林下。

重幻罗浮真不易,想荒凉、地面思来怕。

折一朵,鬓边挂。香堪酿酒仙桨泻。

正羁人、萧条旅馆,和香入画。

做到灯残人静后,愁杀丁东铁马。

还閒着、花宫钟打。

我是花神前世我,在花閒、自觉情多者。

石作枕,花为藉。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貂裘换酒.舟中作

离别今番苦。记前朝、桃花林下,叮咛细语。

忍泪低眉含笑立,声则半吞半吐。

今夜里、伊人何处。

偏是新来清梦少,怕咿唔、耳畔吴娘橹。

心憔悴,声凄楚。月明一棹临江渚。

正两岸、人家都静,隆鼕三鼓。

此际推篷回首望,望尽迷离烟树。

剪不断、柔丝千缕。

遥忆江淹曾赋别,便消魂、未必能如许。

天欲晓,愁难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大江东去.秋夜同汪清涟宿程敬庵、姚笑夫山庄,用陈检讨韵

河干唤渡,向同侪、村馆索浮大白。

直令狂奴横醉眼,画出江东笨伯。

衣上沾霜,榻边留月,骨与酸风敌。

莫谈往事,大非旧日胸臆。

久矣付与浮云,皆缘计早见,弹求鸮炙。

此际徒然言亦耻,冷彻神魂如雪。

枕藉三更,梦寻一觉,鼓柝声偏急。

依依不寐,空阶冷翠堪拾。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惜分钗.题颠道士画寒林访友图

消魂处。斜阳路。一閒亭子三株树。更魂消。小溪桥。

人拖竹杖,我挈诗瓢。摇。摇。寒山外。人还在。

楼边竹里听清濑。到前村。扣柴门。

无言握手,一笑开樽。醺。醺。

形式: 词牌: 撷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