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十首(其六)

商君金徙木,赵高鹿为马。

徒欲取民信,疑心随解瓦。

罔民适自欺,何以刑天下。

四维已灭亡,命脉存已寡。

焚书火咸阳,斯言信非假。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感古十首(其六)》,主要通过历史典故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反思。首句提到“商君金徙木”,指的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的徙木立信,以此取信于民;然而下一句“赵高鹿为马”则暗示了秦朝末年赵高篡权时的荒谬,混淆黑白。诗人借此指出,如果统治者仅凭怀疑之心行事,最终只会自欺欺人,无法真正治理国家。

“罔民适自欺,何以刑天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失道而行的危害,民众被欺骗,法律失去公信力。接下来,“四维已灭亡,命脉存已寡”揭示了道德沦丧、纲常败坏的社会现状,国家的生存根基日渐削弱。最后两句“焚书火咸阳,斯言信非假”提及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诗人认为这样的暴政言语并非虚假,而是对历史事实的警示。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批评了统治者的不诚信和暴政,表达了对公正、诚信和法制的呼唤,具有深刻的讽刺和警世意义。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古十首(其五)

共工触不周,荆卿悲易水。

所遭虽异时,等为血气使。

争帝力已穷,报怨反害己。

一为狂夫愚,一为刺客靡。

二者俱无成,三叹而已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感古十首(其四)

相如归全璧,范增撞玉斗。

为主心固同,逆顺异所守。

发怒俱忘身,裂眦欲碎首。

此完彼玷缺,尽在一举手。

万形各有敝,斯名长不朽。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感古十首(其三)

豫让口吞炭,智伯头已漆。

报仇须及晨,安用诈行乞。

饮器骨已枯,癞哑特小术。

壮士死于义,千古犹一日。

弃主事雠人,万死奚足恤。

形式: 古风

感古十首(其二)

管蔡厄周公,陈蔡厄夫子。

圣人于此时,所俟惟一死。

弦歌乃自知,赤舄亦几几。

未明周孔心,道统安所恃。

天苟丧斯文,坠地扶不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