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芳/喜迁莺.二首别恨(其一)

花竹深,房栊好。夜阒无人到。

隔窗寒雨,向壁孤灯弄馀照。

泪多罗袖重,意密莺声小。

正魂惊梦怯,门外已知晓。去难留,话未了。

早促登长道。风披宿雾,露洗初阳射林表。

乱愁迷远览,苦语萦怀抱。谩回头,更堪归路杳。

形式: 词牌: 早梅芳

翻译

花丛竹林深处,房屋门窗优美。夜晚寂静,无人来访。
隔着窗户,冷雨敲打,孤独的灯光在墙上摇曳余晖。
泪水打湿衣袖,心情沉重,莺鸟的叫声也显得低微。
心神不安,梦中惊醒,门外动静已察觉。想留却难,话未说完。
早早催促踏上长路。风穿透夜雾,清晨阳光穿透树林洒下。
纷乱的思绪阻碍远望,苦涩的话语萦绕心头。徒然回头,只见归途遥远。

注释

花竹深:茂密的花丛和竹林。
房栊好:房屋的门窗设计得很好。
夜阒:夜晚静寂无声。
无人到:没有其他人到来。
隔窗:隔着窗户。
孤灯:孤独的灯火。
泪多:泪水很多。
意密:心情沉重。
莺声小:莺鸟叫声微弱。
魂惊梦怯:心惊胆战。
门外已知晓:门外的动静已经察觉。
早促:早早催促。
长道:长路。
风披宿雾:风吹散了夜晚的雾气。
苦语:苦涩的话语。
萦怀抱:萦绕在心头。
归路杳:归途遥不可及。

鉴赏

这首宋词《早梅芳·喜迁莺·二首别恨(其一)》是周邦彦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画面。首句“花竹深,房栊好”展现了环境的清幽,暗示主人公独处其中。接着,“夜阒无人到”渲染出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隔窗寒雨,向壁孤灯弄馀照”通过窗外的冷雨和室内孤灯的余晖,传递出诗人内心的落寞与凄凉。"泪多罗袖重,意密莺声小"进一步深化情感,泪水打湿衣袖,连莺鸣也显得低微,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正魂惊梦怯,门外已知晓”写主人公在梦中惊醒,门外的动静已经感知,透露出对即将离去的人的敏感和不舍。“去难留,话未了”直接表达离别的无奈和话语未尽的遗憾。

“早促登长道”描绘了别离的紧迫,而“风披宿雾,露洗初阳射林表”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离别的苍茫和迷茫。最后,“乱愁迷远览,苦语萦怀抱”直抒胸臆,愁绪纷乱,言语苦涩,难以言表。结尾“谩回头,更堪归路杳”更是加重了离别的哀愁,回望归途,却只见一片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早梅芳/喜迁莺(其二)牵情

缭墙深,丛竹绕。宴席临清沼。

微呈纤履,故隐烘帘自嬉笑。

粉香妆晕薄,带紧腰围小。

看鸿惊凤翥,满座叹轻妙。酒醒时,会散了。

回首城南道。河阴高转,露脚斜飞夜将晓。

异乡淹岁月,醉眼迷登眺。路迢迢,恨满千里草。

形式: 词牌: 早梅芳

红林檎近(其一)双调

高柳春才软,冻梅寒更香。

暮雪助清峭,玉尘散林塘。

那堪飘风递冷,故遣度幕穿窗。似欲料理新妆。

呵手弄丝簧。冷落词赋客,萧索水云乡。

援毫授简,风流犹忆东梁。

望虚檐徐转,回廊未扫,夜长莫惜空酒觞。

形式: 词牌: 红林檎近

红林檎近(其二)双调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渐看低竹翩翻。清池涨微澜。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

形式: 词牌: 红林檎近

红罗袄.大石秋悲

画烛寻欢去,羸马载愁归。

念取酒东垆,尊罍虽近,采花南浦,蜂蝶须知。

自分袂、天阔鸿稀。空怀梦约心期。楚客忆江蓠。

算宋玉、未必为秋悲。

形式: 词牌: 红罗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