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鼓角声中特地传,只今鼻孔已撩天。
不应常作裴休诺,掩口何妨也默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五言绝句《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鉴五绝(其五)》。诗中通过“鼓角声中特地传”,描绘出战乱或寺庙钟鼓声在特定情境下格外清晰的场景,可能暗示着诗人与佛鉴的交流是在某种特殊氛围中进行的。接下来,“只今鼻孔已撩天”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达佛鉴的佛法高深,仿佛他的智慧能直指人心,超越世俗。
诗人接着说“不应常作裴休诺”,这里借唐代名僧裴休的故事,意指佛鉴的智慧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禅或者表面的应答上,而应该引导人们深入体悟。最后,“掩口何妨也默然”则表达了诗人对沉默的推崇,认为即使不言而喻,佛鉴的教诲也能通过无声的启示触动听者的心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宗对话的方式,赞美了佛鉴的智慧和佛法的深远影响,同时也传达出一种静默的力量和修行的意境。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无极世缘如嚼蜡,人言当住夜摩天。
此郎久学无生忍,此事吾知否不然。
金玉谁人咏德音,太平无象属人心。
日高初散露门讲,天上五云宫殿深。
缵服忧勤未有言,诸儒经术侍彤轩。
九畴咸叙今天锡,三画何人昔梦吞。
李公素誉压朝端,曾溯龙门鬣未乾。
虽愧彭宣惟赐食,未惭贡禹亦弹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