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河阳桃李树,惆怅不逢春。
官为吟诗折,家因好客贫。
故山归去远,遗像挂来真。
谁向江头哭,共乡三数人。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王琮的《哭潘令》,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和旧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困顿的无奈感慨。
"河阳桃李树,惆怅不逢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景。河阳桃李在这里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美好的时光,而“惆怅”表达了词人对无法与美好相遇的哀愁。
"官为吟诗折,家因好客贫。" 这两句反映出词人的生活状况。他因为喜欢作诗而仕途受阻,家庭也因此陷入困境,这里“好客”指的是词人热爱交友,但这种性格导致了家中的贫困。
"故山归去远,遗像挂来真。" 这两句则是词人对往昔的追忆和现实中无法回到过去的无奈感受。“故山”代表着词人的故乡或过去,而“遗像”则是指留下的画像,这里象征着记忆中的影像。
"谁向江头哭,共乡三数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在江边的悲伤,可能是在怀念故人或是对现实的感慨。而“共乡三数人”则增加了一种孤独和无依的感觉。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的复杂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不详
调度如儒素,相门中所难。
一心唯好佛,半世懒求官。
星近缇屏落,坟依宰木寒。
遗恩满溪麓,鱼鸟亦辛酸。
西台自是旧相知,来了为山一篑亏。
入幕虽无多日在,改官已是十年迟。
金闺接武人争羡,玉牒能文世所奇。
此去锦乡才两宿,仙茅绿景正堪诗。
秋山曾是共登临,感慨兰亭后视今。
炎热不过能炙手,笑谈未必到知心。
前言衮衮风波去,后约寥寥岁月深。
室迩岂应人自远,酒盟诗社要重寻。
一棹三万里,何修入窈深。
水痕涵雨意,岩影带秋阴。
虽愧无仙骨,终能长道心。
古人殊错计,空向海中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