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琮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调度如儒素,相门中所难"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儒家的修养,暗示了个人品德的自我要求和内心的不易被外界干扰。接着"一心唯好佛,半世懒求官"表明诗人的精神追求偏向于佛法,对仕途生活缺乏热情。这两句也可理解为诗人在物欲横流、权谋纷争的社会中选择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星近缇屏落,坟依宾木寒"则是景象描绘,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种孤寂与静谧。诗人可能身处一座古墓或寺庙之中,那里的星光透过窗棂(缇屏)投射下来,而墓地的树木在寒风中摇曳。
最后两句"遗恩满溪麓,鱼鸟亦辛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的怜悯之心。这里的“遗恩”指的是诗人对大自然所给予的恩惠无限,而“鱼鸟亦辛酸”则是说连同游于水中的鱼、飞于空中的鸟都能感受到这种恩泽,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比儒佛、世俗与超脱等主题,展现了一位宋代士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