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骚引(其八)侍月愁

夫何月色之灿烂兮,凌树影而入罗帏。

独倚床而延伫兮,侍女怠而欲归。

仰圆灵其万户兮,窃皦皦之清辉。

睹姮娥之纵体兮,扬轻袿之绣裳。

含然诺其欲吐兮,气藞兰而喷香。

当长风之飘飘兮,袭罗衣而旁徨。

众鸟栖于茂林兮,翔千仞之凤与凰。

悼鸿鹄之坠空兮,羌中道而失偶。

嘉斯鸟之贞洁兮,触我思之悠悠。

衷懊咿而不止兮,寄愁怀于沙鸥。

坐兰闺之闲夜兮,聆回飙之飕飕。

解垢氛之婴身兮,心翼翼而无尤。

叹三闾之见放兮,增壹郁而怀忧。

惟察察之哲人兮,能淈泥而扬清波。

览江汜之淑媛兮,被德化而啸也歌。

晞银汉之织女兮,供霓裳而弄金梭。

正衽衿而危坐兮,如衔枚而无语。

神英英而内栖兮,思恍惚而登虑。

虚方寸之寂寞兮,安斗室而独处。

藏彩翚之佳丽兮,性耿介而内专。

时青阳以告谢兮,肇朱明而心酸。

伤十载之鹤化兮,抚幼子而吞熊丸。

酌金垒以弛念兮,善怀托于青编。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九骚引(其八)侍月愁》由明代诗人葛高行文所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首句“夫何月色之灿烂兮”,开篇即以月色的辉煌引出主人公内心的思绪。接着,“凌树影而入罗帏”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穿过树影,洒入室内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独倚床而延伫兮,侍女怠而欲归”,写出了主人公孤独等待的场景,侍女的倦怠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接下来,“仰圆灵其万户兮,窃皦皦之清辉”,通过仰望满月,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睹姮娥之纵体兮,扬轻袿之绣裳”,借嫦娥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嫦娥的轻盈舞动与华丽的衣裳,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柔软与梦想。

“含然诺其欲吐兮,气藞兰而喷香”,通过主人公欲言又止的状态,以及口中散发的兰花香气,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细腻与复杂。

“当长风之飘飘兮,袭罗衣而旁徨”,描绘了主人公在月光下的徘徊,长风与罗衣的互动,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也映射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众鸟栖于茂林兮,翔千仞之凤与凰”,以鸟儿的栖息与飞翔,象征着不同生命状态的存在,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悼鸿鹄之坠空兮,羌中道而失偶”,通过鸿鹄坠落的悲剧,表达了对失去伴侣的哀伤,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嘉斯鸟之贞洁兮,触我思之悠悠”,赞美鸟儿的贞洁,触发了主人公对自身情感的深思,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衷懊咿而不止兮,寄愁怀于沙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懊恼与愁绪,将这些情绪寄托于沙鸥之上,寻求心灵的慰藉。

“坐兰闺之闲夜兮,聆回飙之飕飕”,在宁静的夜晚,倾听风声,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静的氛围。

“解垢氛之婴身兮,心翼翼而无尤”,通过洗涤内心的污垢,表达了主人公对自我净化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叹三闾之见放兮,增壹郁而怀忧”,借屈原被流放的故事,表达了对不公命运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忧郁。

“惟察察之哲人兮,能淈泥而扬清波”,赞扬那些能够洞察世事、保持清白的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敬仰。

“览江汜之淑媛兮,被德化而啸也歌”,通过描述淑女的美德,以及她们受到道德教化的欢愉,体现了对美德的颂扬。

“晞银汉之织女兮,供霓裳而弄金梭”,以织女的故事,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正衽衿而危坐兮,如衔枚而无语”,描绘了主人公正襟危坐,仿佛在默默思考,或是在执行某种任务,表现出一种庄重与严肃的态度。

“神英英而内栖兮,思恍惚而登虑”,表达了主人公精神上的觉醒与深入思考,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

“虚方寸之寂寞兮,安斗室而独处”,在内心深处感到孤独,但依然选择独自面对,体现了主人公的坚韧与独立。

“藏彩翚之佳丽兮,性耿介而内专”,以彩翚(彩雉)的美丽比喻,表达了主人公内在的高雅与专注,以及对外在诱惑的淡然。

“时青阳以告谢兮,肇朱明而心酸”,随着春天的结束,夏天的到来,主人公内心感到一丝酸楚,可能预示着某种变化或转折。

“伤十载之鹤化兮,抚幼子而吞熊丸”,通过鹤化为人的故事,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酌金垒以弛念兮,善怀托于青编”,在饮酒中暂时忘却烦恼,将美好的回忆寄托于书籍之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寄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个人情感的世界,展现了主人公在月光下的内心独白,以及对生活、自然、历史、人性等多方面深刻的思考。

收录诗词(11)

葛高行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骚引(其九)抚玉镜

抚玉镜之纤尘兮,光皎皎而虚明。

睹此物之神圣兮,不淑见而心惊。

始自轩辕之时兮,含碧水之青莹。

悲朱颜其易改兮,惟寸心之不更。

掷荣华于俗外兮,修礼容以为盟。

鸡初鸣而披衣兮,视启明于东方。

塞蹠途之旁径兮,法先圣而师乎邑姜。

览回文之纵横而咏胡笳之悲歌兮,则陈哀思而何所补于三纲?

于斯之时亦浮华而相尚兮,饰翡翠而道德戕。

想窈窕之淑范兮,敦坤德而惟洽阳。

仁风衍于百代兮,德业修于椒房。

扫兰个之清洁兮,焚兽炉而炷宝香。

云飞飞以绕户兮,风飂飂而袭书窗。

时隆冬以冰溜兮,菊英英而吐黄。

柏森森而不凋兮,松苍苍其冒霜。

且草木亦有此劲操兮,吾人何可无此蕙纕!

昔宋景之仁德兮,荧惑退而徙三舍。

缅涂山之长子兮,内专一而兴大夏。

无非仪而安处兮,修妇职以遵圣化。

崇仁义以为郭兮,超世俗而为差。

形式: 古风

读书辞

读既倦兮草草,步苍苔兮缥缈。

问落花兮多少,怨残红兮风扫。

鸟喧喧兮人稀,柳依依兮絮飞。

思悠悠兮春归,惟把卷兮送馀晖。

形式: 古风

悼怀篇

青青山上松,年华不可考。

灼灼园中花,颜色不常好。

五月鸣蜩至,八月蝴蝶老。

感物有盛衰,岂忍归腐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四牡夫子行役志思也二章章六句

翩翩者鵻,肃肃其羽。王事靡盬,以风以雨。

琴瑟在右,我心悲苦。檀车幝幝,悲风四起。

父母既远,维予与子。相隔千里,共饮江水。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