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向抚州采菊亭

一叶起秋色,众绿凋岁华。

耿耿霜露侧,馀此黄金葩。

西风满天地,孤芳照尘沙。

殷勤开小筑,花气日夕嘉。

落英楚累手,东篱陶令家。

两穷偶寓意,岂必真爱花。

不如亭中人,一笑了天涯。

采采勿虚度,门前欲高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一片叶子带来秋天的色彩,万物绿色逐渐凋零。
寒霜冷露映照着,唯有这金黄花朵依然盛开。
西风吹遍天地间,孤独的芬芳照亮尘土和沙砾。
我热切地打开小屋,让花香在早晚间更显美好。
落下的花瓣被楚累拾起,仿佛陶渊明的东篱家园。
两种困境中我们找到共鸣,对花的喜爱并非唯一。
比起爱花之人,不如亭中之人,一笑置之面对世间。
不要虚度采摘,门前的花朵期待你来赏识。

注释

一叶:一片叶子。
秋色:秋天的色彩。
众绿:万物绿色。
凋岁华:凋零一年的生机。
耿耿:明亮的样子。
霜露:霜和露水。
黄金葩:金黄色的花朵。
西风:秋风。
孤芳:孤独的芬芳。
殷勤:热情。
小筑:小屋。
花气:花香。
日夕嘉:早晚都美好。
落英:落下的花瓣。
楚累:古代诗人名,这里泛指人。
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东篱菊。
陶令家:陶渊明的家。
两穷:两种困境。
寓意:共鸣或寄托。
真爱花:深深的爱花之意。
亭中人:比喻超脱的人。
一笑:微笑。
采采:形容采摘的动作。
虚度:浪费。
门前:门口。
欲高牙:期待被欣赏,如牙齿般醒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一片叶子的变黄象征着季节的转换,万物开始凋零。诗人感慨时光易逝,霜露中的菊花却依然绽放出金黄的花朵,显得格外醒目。西风吹过,天地间弥漫着秋意,这孤芳在尘沙中独自照耀,显得坚韧而美丽。

诗人借此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寄情于向抚州的采菊亭,想象着在那里可以尽情欣赏菊花的香气,如同楚累和陶渊明那样,借花寓言,不一定是真心爱花,而是寻求一种超脱的心境。诗人认为,与其沉溺于花的世界,不如像亭中人那样,以豁达的心态笑对人生,不虚度光阴。

最后两句“采采勿虚度,门前欲高牙”,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让菊花的芬芳成为生活的一种提升,寓意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寄题莫氏椿桂堂

君不见衣冠盛事今犹昔,前说燕山后崇德。

联翩五组带天香,世上籯金贱如砾。

他年诗礼到云来,日日高堂称寿杯。

桂长孙枝椿不老,却比窦家应更好。

形式: 古风

寄题鹿伯可见一堂(其二)

生来于君一岁长,决去愧我三年迟。

今世谁不落第二,著鞭尚续堂中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题潭帅王枢使佚老堂

孺子沧浪濯缨处,千载新堂来卜邻。

潦收无波彻底静,东湖之水堂中人。

濛阳花谱胜洛下,竹西药阑来海濒。

新篁绿沉桂丹渥,岳立奇石苍苔皴。

赏心满眼伴闭户,天风夜下扶车轮。

胸中种蠡妙经济,鬓须白雪朱颜春。

苍生未佚身未老,斯堂未可忘斯民。

四年西略可万世,孤撑独立扛千钧。

匹马幡幡恃天日,危言岌岌愁鬼神。

浮生蚤休信不恶,持此欲去非吾闻。

客游潇湘逢骑吹,知公已为苍生起。

公今少劳佚者多,湛辈乃可寒江蓑。

形式: 古风

寄题赣江亭

二水之会新作亭,主人文章子墨卿。

我记斯亭且不朽,千载当与文俱鸣。

题榜谁欤汉使者,风流好事饰儒雅。

平生两君吾故人,安得系马亭阶下。

鼓旗西征上奔泷,所思不见心难降。

瞿塘纵有文鳞双,爱莫致之章贡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