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翰林

清重无过知内制,从前礼绝外庭人。

看花在处多随驾,召宴无时不及身。

马自赐来骑觉稳,诗缘见彻语长新。

应怜独向名场苦,曾十馀年浪过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无人能比深知宫廷规矩,从前对外人礼数疏远。
无论赏花还是宴会,皇帝总带他同行,从不落下。
因得御赐马匹,骑乘起来格外安稳,他的诗也因此语言新颖。
想必皇上怜惜他在名利场上辛苦,他曾多年虚度青春。

注释

清重:指地位显赫或行事慎重。
内制:宫廷内部的规定和制度。
礼绝:礼遇断绝,指不轻易与外界交往。
外庭人:宫外的人。
看花在处:赏花之时。
多随驾:经常跟随皇帝出行。
召宴无时不及身:皇帝随时召唤他参加宴会。
赐来:被赐予。
骑觉稳:感觉骑马很平稳。
见彻:领悟深刻。
语长新:言辞新颖。
怜:怜悯。
独向:独自面对。
名场:名利场。
浪过春:虚度春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翰林之间的深厚关系和对翰林生活的感受。"清重无过知内制"表明翰林内部事务严谨而又高贵,外人难以窥视其间。"从前礼绝外庭人"则强调了翰林与外界的隔离,诗人对此有深刻体会。

"看花在处多随驾,召宴无时不及身"显示诗人常伴君王左右,不论是赏花还是参加宴席,都能紧贴君心,显露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亲密的关系。"马自赐来骑觉稳"则写出了皇恩浩荡,即使是乘坐马匹,也是由皇上亲自赐予,骑乘时感受到的稳健与安全。

"诗缘见彻语长新"表达了诗人对翰林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以及其诗作中不断涌现的新意。"应怜独向名场苦,曾十馀年浪过春"则透露出了诗人对于翰林考试的同情,以及自己也曾在科举之路上奋斗多年,感慨时光易逝。

整首诗通过对翰林生活细腻描写和个人深情体验,展现了诗人与翰林之间的情谊和对翰林生活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鹭鸶

求鱼未得食,沙岸往来行。

岛月独栖影,暮天寒过声。

堕巢因木折,失侣遇弦惊。

频向烟霄望,吾知尔去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再投李益常侍

何处初投刺,当时赴尹京。

淹留花柳变,然诺肺肠倾。

避暑蝉移树,高眠雁过城。

人家嵩岳色,公府洛河声。

联句逢秋尽,尝茶见月生。

新衣裁白苧,思从曲江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别徐明府

抱琴非本意,生事偶相萦。

口尚袁安节,身无子贱名。

地寒春雪盛,山浅夕风轻。

百战馀荒野,千夫渐耦耕。

一杯宜独夜,孤客恋交情。

明日疲骖去,萧条过古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即事

索莫对孤灯,阴云积几层。

自嗟怜十上,谁肯待三徵。

心被通人见,文叨大匠称。

悲秋秦塞草,怀古汉家陵。

城静高崖树,漏多幽沼冰。

过声沙岛鹭,绝行石庵僧。

岂谓旧庐在,谁言归未曾。

形式: 排律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