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二十六首(其二十五)

子虚乌有,问前生、后世我身何在。

谁是主人,谁是客、空处向谁相贷。

意蕊心香,云车风马,都是难酬债。

偶然住脚,可知庵在身外。

一切庄列言诠,但增饶舌,转见胸中隘。

画取团瓢,归梦里、梦醒思之无奈。

知觉因缘,虚无起灭,甚矣诗人惫。

还他一卷,先生无挂无碍。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以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构思,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存在以及宇宙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开篇“子虚乌有”四字,便营造出一种虚幻而又神秘的氛围,引人入胜。接下来,“问前生、后世我身何在”,直接将读者带入对生命起源与归宿的追问之中。

“谁是主人,谁是客、空处向谁相贷”,这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追问,暗示了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与困惑,以及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感。随后,“意蕊心香,云车风马,都是难酬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人生种种追求与执着的反思,指出这些追求往往难以满足,如同债务一般沉重。

“偶然住脚,可知庵在身外”,这两句揭示了人生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以及对固定观念的质疑。接下来,“一切庄列言诠,但增饶舌,转见胸中隘”,引用庄子与列子的哲学思想,强调语言与文字的局限性,以及它们无法完全表达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画取团瓢,归梦里、梦醒思之无奈”,这一段通过具体的画面描绘,表达了对简单生活与内心平静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模糊。最后,“知觉因缘,虚无起灭,甚矣诗人惫”,总结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指出知觉与因缘的交织,以及虚无与存在的循环,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种深刻思考时的疲惫与无力感。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构建了一个关于生命、宇宙与自我认知的宏大画卷,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展现出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二十六首(其二十六)

燕居而坐,是力田、孝弟明经才子。

九命文章,憎蚤达、廿载三冬文史。

因韵敲盘,万言倚马,捷敏谁能似。

登楼入幕,书生聊复如此。

但须红袖添香,绿衣司砚,何物夸金紫。

闻道更番,吟锦瑟、赢得佳人画里。

媚矣三姝,艳哉三妇,粲者皆子美。

唐书再撰,大臣将荐君起。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押[纸]韵

酹江月五首(其一)

推篷一笑,喜十年重见,庐山面目。

问讯匡君无恙否?五老须眉如夙。

日照香炉,云生鹤观,雪挂康王谷。

银河倒卷,青天乱酒飞瀑。

我欲左拍徐凝,右携李渤,共跨先生鹿。

小载玉渊潭上酒,料理百钱青竹。

松下吟诗,云中倚剑,坐看黄冠局。

掉头一问,山灵可有缘不?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五首(其二)

梦中曾到,向东林结社,西林拄笏。

大石桥边呼慧远,不畏虎声剩谷。

鹿洞芝肥,麝囊花紫,醉倚芙蓉簇。

白云留我,莲花峰下同宿。

醒后游迹俱非,衣鹑马狗,仍逐穷途哭。

十载天涯几两屐,踏遍太行千曲。

投笔归来,布帆无恙,稳泛浔江绿。

青山相对,形容偃蹇如仆。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五首(其三)

载书一艇,似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回忆出门西向,笑此意成疏懒。

遍友时贤,细参世味,两鬓缁尘满。

长卿倦矣,云山是尔归伴。

去年燕市相逢,九门风雪,酒罢眠孤馆。

折到旗亭烟外柳,小别也堪肠断。

初日年华,谪仙标格,天未容萧散。

冷吟闲醉,放君暂作稽阮。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