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西禅

竹杖芒鞋去问津,波生鸭绿草铺茵。

雨迷阡陌留连客,风入园林著摸人。

寂寞数家收市井,萧条一榻卧埃尘。

避人幽鸟浑无语,桃李明朝依旧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乡村夜景图。诗人以“竹杖芒鞋去问津”开篇,生动地勾勒出行人的形象,竹杖和芒鞋是古代行旅者的常见装备,这里既展现了行人的简朴与坚韧,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着,“波生鸭绿草铺茵”一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将水面的波光粼粼与岸边的青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雨迷阡陌留连客,风入园林著摸人”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神秘。雨雾弥漫在田间小路上,让过客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微风吹过园林,似乎有意无意地触碰着行人,增添了几分不可名状的亲切与神秘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寂寞数家收市井,萧条一榻卧埃尘”则转向对村落生活的描写。寥寥几户人家,夜晚归于平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睡了。这一句通过“寂寞”和“萧条”这样的词汇,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而“一榻卧埃尘”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深处,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凡。

最后,“避人幽鸟浑无语,桃李明朝依旧春”两句,以鸟儿的沉默和桃李的春色不改,反衬出人间的沧桑和时光的无情。鸟儿的“无语”或许是对人类活动的疏离,也可能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而“桃李明朝依旧春”则象征着自然界永恒的循环与生机,与人类社会的短暂与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活状态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87)

释元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赵检法

津头梅白柳青青,却忆春时送别情。

纸上有怀难尽写,梦中相见不分明。

清台婉画从轻典,紫禁催班识重名。

几欲寄君无好句,夕阳秋色满江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赵寺丞中秋韵

太守能诗赵倚楼,良宵开宴领清秋。

挂檐玉鉴明如洗,划汉银河近欲流。

雅兴自来轻庾亮,颂声翕尔变营丘。

关河万里须长啸,莫问膏腴在橘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春雪

竹边声细夜方阑,开尽南窗独自看。

桃杏学梅唯欠瘦,池塘堆絮怪能寒。

纤纤尚舞东风力,片片还随晓气乾。

芳草已滋三径绿,谁知陋巷有袁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喝石岩

皓首来迎宴坐师,山灵易地致俱胝。

要知弘法回天力,但看精诚裂石时。

一径藓苔春寂寞,断崖文字雨淋漓。

徘徊想像登云处,风撼松杉万壑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