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雪》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描绘了春日里雪花飘落的景象,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句“竹边声细夜方阑”,描绘了夜晚时分,竹林间传来细微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开尽南窗独自看”一句,诗人选择在南窗前独自欣赏这春夜之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景的独到品味。
“桃杏学梅唯欠瘦,池塘堆絮怪能寒。”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桃杏和池塘赋予了人的特性,桃杏仿佛在模仿梅花的瘦骨嶙峋,而池塘中的雪花则显得异常寒冷,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雪的独特韵味。
“纤纤尚舞东风力,片片还随晓气乾。”这里诗人通过“纤纤”、“东风力”、“片片”、“晓气乾”等词语,描绘了雪花在春风中轻盈起舞,随后随着清晨的空气逐渐消散的动态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芳草已滋三径绿,谁知陋巷有袁安。”诗人以芳草的生长反衬出春雪的滋润,同时也借用了东汉隐士袁安的故事,表达了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中,也能像袁安一样保持高洁品质,不为外界所动。
整首诗通过对春雪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