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次韵虚斋先生雨花宴

暮云低锁荒台,凭阑四望天垂地。

曼花半夜,蜚香缭绕,昔人曾记。

往事悠悠,物华非旧,江山仍丽。

怅斜阳芳草,长安不见,谁共洒、新亭泪。

开放青峦旧址。动骚人、一番词意。

青油幕里,相忘鱼鸟,水边云际。

却恨清游,未能追逐,区区僚底。

问何时,脱了尘埃墨绶,为虚斋醉。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暮色低垂笼罩着废弃的高台,我倚着栏杆远眺,天地相连仿佛无边无际。
夜半时分,花朵散发出香气,环绕在周围,往昔的人们似乎还记得这一切。
过去的岁月漫长,景物虽已改变,江山依旧美丽。
面对夕阳和青草,遥想长安已不可见,又有谁能和我在新亭一同洒下感伤之泪。
青峦之上,曾经的繁华之地,触动了诗人的思绪,引发了一番新的词章。
在那青油帷幕之后,鱼鸟相伴,水边云间,我们仿佛忘却了尘世。
遗憾的是,美好的时光未能尽情追逐,只因身在微小的官职之中。
我期待着何时能摆脱世俗的束缚,只为那空闲的书斋而沉醉。

注释

暮云:傍晚的云彩。
荒台:废弃的高台。
凭阑:倚着栏杆。
天垂地:天地相连,视野开阔。
蜚香:飘散的香气。
新亭泪:新亭对泣,表达离别或怀念之情。
青峦:青山。
僚底:微小的官职。
尘埃墨绶:世俗的束缚,官场生涯。
虚斋:空闲的书斋,寓指隐逸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矩的作品,名为《水龙吟·次韵虚斋先生雨花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

"暮云低锁荒台,凭阑四望天垂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意境,诗人站在废弃的台上,仰望着低垂的晚霞,感觉到时间的长久和空间的辽阔。

"曼花半夜,蜚香缭绕,昔人曾记。往事悠悠,物华非旧,江山仍丽。" 这几句通过对夜晚花香的描述,唤起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只有大自然的景致依然美丽。

"怅斜阳芳草,长安不见,谁共洒、新亭泪。开放青峦旧址。动骚人、一番词意。"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都长安的怀念和对往昔友人的思念。在新的环境中,诗人打开了心中的旧伤口,感慨万千。

"青油幕里,相忘鱼鸟,水边云际。却恨清游,未能追逐,区区僚底。问何时,脱了尘埃墨绶,为虚斋醉。"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像水中的鱼鸟一样无忧无虑,但这似乎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于自由自在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118)

张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其四)丁经之用韵咏园亭,次韵以谢

近家添得园亭,晓山时看飞云过。

拥石栽梅,疏池傍竹,剪除芜污。

更喜南墙,杏腮桃脸,含羞微露。

算莺花世界,都来十亩,规模好、何须大。

开放两眉上锁。把春前、新醅拨破。

病酒无聊,且容觞客,无多酌我。

底用歌喉,柳边自有,鸣禽相和。

逗归来,折得花枝教看,似人人么。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一)寄兴

暮天丝雨轻寒,二分春色看看过。

梅花谢了,苍苔万点,香残粉污。

犹喜墙头,一枝娇袅,杏腮微露。

算几回逗晓,朱阑独倚,悄只怕、东风大。

浮世名缰利锁。这区区、要须识破。

沧波夜月,翠微云树,依然还我。

重结鸥盟,细听莺语,自歌自和。

问黄沙飞镞,红尘走马,又还知么。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二)

昼长帘幕低垂,时时风度杨花过。

梁间燕子,芹随香觜,频沾泥污。

苦被流莺,蹴翻花影,一阑红露。

看残梅飞尽,枝头微认,青青子、些儿大。

谁道洞门无锁。翠苔藓、何曾踏破。

好天良夜,清风明月,正须著我。

闲展蛮笺,寄情词调,唱成谁和。

问晓山亭下,山茶经雨,早来开么。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三)顽雪欺春,葵轩兄用韵,因次

先来花较开迟,怎禁风雪摧残过。

红英紫萼,从他点缀,翻成沾污。

一点清香,几多秾艳,紧藏不露。

伴杨花散漫,逡巡堆积,纤粟处、妆成大。

多谢东君造化。把群阴、一朝除破。

千机锦绣,露浓香软,中间坐我。

嚼徵含商,振金敲玉,埙篪相和。

问西湖,别有一番桃李,肯同游么。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