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黎方回归耕罗浮二首(其一)

先世诗篇刻已成,罗浮归去好躬耕。

知君幽意无终极,更向丹崖自勒铭。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创作的《送黎方回归耕罗浮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充满了对友人黎方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憧憬。

首句“先世诗篇刻已成”,既是对黎方过去成就的肯定,也暗含着对历史与传统的尊重。接着“罗浮归去好躬耕”,表达了对黎方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生活的美好祝愿,罗浮山作为道教圣地,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之地。

“知君幽意无终极”,是对黎方内心深处对宁静、自由生活的渴望的理解和认同,这种渴望是无尽的,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更向丹崖自勒铭”,则是对黎方在回归田园生活后,能够留下自己的足迹,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期许,寓意着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通过实践和创造,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黎方回归耕罗浮二首(其二)

丰啬从来理必均,况于取义与成仁。

舍生已是前人事,应将长生与后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梁叠石母冯太君节孝册

结缡七月已无夫,身后初生藐尔孤。

矢死诗成辞父母,未亡人在有翁姑。

三冬对火寒书荻,孤幌残灯夜辟纑。

今日俸钱能反哺,佳儿名已列师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祝黎方回

板桥东望是扶胥,照水无劳拔白须。

此日合为山院长,当年曾是羽林孤。

柳栽宣武围皆抱,柏近王裒树亦枯。

酌酒寿君还自笑,一般霜雪各头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梁药亭招集六莹堂观六莹古琴同诸公作歌

昔人斫琴贵其声,梁君得琴堂以名。

六莹堂诗走天下,人因诗好知琴精。

酒酣拂拭呈上客,四座观之皆动色。

断纹半作龙蛇形,古漆总如金铁蚀。

梁君得此三十春,书斋终日伴闲身。

发扬宫徵在笔墨,清风沕穆还天真。

陶公无弦得其意,君琴有足一无二。

不遇其人不敢修,旧新杂糅虞非类。

吾闻舜琴五弦象五行,当年揖让称平成。

少宫少商自文武,三千年内多戈兵。

乃知极备不如缺,为君一弹再三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