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飘泊年年颇恨身,梁园未到滞咸秦。
上楼独为青山立,揽鉴初惊白发新。
北叟何曾悲失马,宣尼犹自问迷津。
功名分有终须得,莫强忧愁耗尔神。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田锡的作品,名为《自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忧虑和自我激励的情怀。
"飘泊年年颇恨身,梁园未到滞咸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不满。"飘泊"指的是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颇恨身"则是对自己无法掌控命运的怨恨。"梁园未到滞咸秦"则是在暗示诗人对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关羽、张飞等人的崇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上楼独为青山立,揽鉴初惊白发新。"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对着青山自我反思的情景。"上楼独为青山立"显示了诗人在精神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追求,而"揽鉴初惊白发新"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个人衰老的一种感慨,通过镜中白发的发现,唤起了深深的悲哀。
"北叟何曾悲失马,宣尼犹自问迷津。"
这两句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个人物:北叟(即乐毅)和宣尼(即孔明)。北叟因失去爱马而感到悲伤,宣尼则在战略上有所犹豫,表现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他通过古人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迷茫和困惑。
"功名分有终须得,莫强忧愁耗尔神。"
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告诫自己要坚持追求事业上的成就,不要过度的忧虑和焦躁,以免损害身心健康。这既是自我鼓励,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自勉》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历史英雄以及自身精神追求之间复杂的情感交织。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田锡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他对个人的道德修养与事业成就的坚定信念。
不详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残花飞尽留芳草,萦寞孤怀话未能。
天气暄寒犹未定,春衫脱著自无凭。
荔枝结子思南越,湖水宜茶忆竟陵。
看是清和时又过,林亭何处度炎蒸。
风月心肠别有情,灵台珠玉气常清。
微吟暗触天机骇,雅道因随物象生。
春是主人饶荡逸,酒为欢伯伴纵横。
莫嫌宫体多淫艳,到底诗狂罪亦轻。
萱花不须折,安足忘君忧。
青铜莫频揽,适令惊鬓秋。
谢安壮未仕,定远晚封侯。
功名俱磊落,时来岂自由。
雨里飞花片片红,雨微花乱转溟濛。
川原何处连天草,帘幕无人半日风。
寂寞刘桢新病后,凄迷庄舄苦吟中。
可堪更是黄昏景,燕冷莺寒恨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