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雨比下秦中

雨里飞花片片红,雨微花乱转溟濛。

川原何处连天草,帘幕无人半日风。

寂寞刘桢新病后,凄迷庄舄苦吟中。

可堪更是黄昏景,燕冷莺寒恨想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雨中飘落的花瓣片片泛红,微雨中花朵纷乱地旋转在蒙蒙水汽中。
广阔的原野和河流哪里连接着无边的草地,帘幕空垂无人,半天时间都在刮风。
刘桢孤独病后倍感寂寞,庄舄在悲凉的吟唱中陷入迷茫。
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黄昏时刻,燕子和黄莺也因寒冷而哀鸣,仿佛它们的悲伤与我相同。

注释

雨:下雨。
飞花:飘落的花瓣。
红:红色。
微:轻微。
花乱转:花朵纷乱旋转。
溟濛:蒙蒙的水汽。
川原:河流和原野。
连天草:无边的草地。
帘幕:帘子。
无人:无人问津。
半日风:半天的风。
寂寞:孤独寂寞。
刘桢:古代诗人刘桢。
新病后:刚病愈后。
凄迷:迷茫凄凉。
庄舄:古代诗人庄舄。
苦吟:悲苦的吟唱。
可堪:怎能忍受。
黄昏景:黄昏时刻。
燕冷莺寒:燕子和黄莺因寒冷。
恨想同:感到相同的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细雨中的花草竞放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凄迷。开篇“雨里飞花片片红,雨微花乱转溟濛”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细雨中花瓣纷飞的动态美,色彩浓烈而生动。

紧接着,“川原何处连天草,帘幕无人半日风”一联,则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以及室内的静谧与孤寂。这里通过“连天草”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无边界的广阔,而“帘幕无人半日风”则是对室内环境的写照,透露出一种幽深和冷清。

诗中随后的“寂寞刘桢新病后,凄迷庄舄苦吟中”两句,则将景物描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寂寞”二字表达了诗人因病而感到的孤独与哀愁,而“凄迷”则是对其心境的一种形容词,通过“苦吟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疾病后复苏时那种无尽的忧伤和沉思。

最后,“可堪更是黄昏景,燕冷莺寒恨想同”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日落黄昏景象的感受,以及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对往事的回忆。这里,“黄昏景”的描绘,增添了一种时光流转中的哀愁,而“燕冷莺寒恨想同”则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也有对内心复杂情感的深入挖掘,构成了一个多层次、丰富的情境。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和太素早春书事忆游京国

新年吟咏喜经旬,金粟山边渭水滨。

微雪尚妨天气暖,衰林先让鸟声春。

牵情但恨梅花谢,醒酒空思桂蠹辛。

深感相将游汴水,梦中杨柳已迷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太素春书

风幡轻细翠悠飏,楼阁轻寒水满塘。

柳絮微烟吟思足,梨花淡月睡魂香。

江山似画怜湘浦,鱼笋尝新忆华肠。

早是春阴忆无赖,可堪中酒恶情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安仪凤

水国迎凉暑气消,思清吟啸语雄豪。

远如海树黄云晓,健比秋风白浪高。

酬答愧无明月佩,纵横争及解牛刀。

和诗送别昭亭路,何似金銮夺锦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和朱玄进士对雪

风回玉宇拂窗栏,欲晚层城科峭寒。

含月有光吟不尽,著烟无迹画方难。

江春南国兼梅落,塞腊西山向竹残。

何处多情偏入赏,狂随舞袖绕杯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