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好松好竹好溪山,车马骈阗自往还。
行客闻篘新酒白,入门路破嫩苔斑。
我言物外清幽地,却似廛中阛阓间。
谷粟桑麻空润屋,主人陪接不曾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之地的向往与赞美。
“好松好竹好溪山”,开篇即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读者,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紧接着,“车马骈阗自往还”则暗示了这并非孤寂之地,而是人迹频繁,但这种繁华并未带来喧哗,只是在静谧中流淌着生活的活力。
“行客闻篘新酒白”,诗人以行者听闻新酿美酒为契机,引出下文。这里的“新酒”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情感交流的一种媒介。“入门路破嫩苔斑”,则描绘了进入这处清幽之地后的景象,路上长满了细小的苔藓,彰显出这里人迹罕至,却又不失温馨。
“我言物外清幽地”,诗人自言,这里是一处超然于世俗纷扰之外的清净所在。然而紧接着,“却似廛中阛阓间”一句,则通过对比,揭示出这里虽然偏僻,但其内在的繁华与市井中的热闹并无二致,反而更显得珍贵。
“谷粟桑麻空润屋”,诗人继续描绘这处所在地理环境和物产丰富,房屋虽未见到豪华,却也显得温馨宜人。最后,“主人陪接不曾闲”则突出了主人待客之热情,无论何时都在忙着款待来访的宾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文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居所的向往,以及对清净与繁华之间微妙平衡状态的赞美。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万顷平田指掌间,松梢直上与檐干。
云粘暮色月华湿,树颤秋声天籁寒。
窗外好山千翡翠,屋头修竹万琅玕。
楼中啸罢玉龙去,浩荡天风生羽翰。
豪侠相逢好弟兄,竹篱茆舍聚双星。
青松影里诗鸿雁,白石岩前酒鹡鸰。
笔下驱回千铁骑,胸中包得几沧溟。
令人忆著张华剑,三百年来无血腥。
月移花影来窗外,风引松声到枕边。
长剑舞馀烹茗试,新诗吟就抱琴眠。
酒醅初泼青螺髓,香篆常烧紫马鞭。
九曲溪头冲佑观,清虚堂里有神仙。
三十三天第一天,玉皇殿下袅轻烟。
不知劫数今何代,方是延康第二年。
弱水无船归似箭,华胥有梦且游仙。
携筇难老亭前坐,且结焚香瀹茗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