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湖尾至欧崎村一丘松竹步入其间乃白莲堂有一老妪揖客而坐道人云此师长娘也堂前有两树梅青腴可爱徘徊久之不觉日暮

笑踏冬晴过一村,谁家松竹护柴门。

初来犹似行婆室,良久方知鹿苑园。

煮茗相邀论白业,据梧不觉到黄昏。

娟娟梅树梢头月,不待开花已断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微笑着走过冬日晴朗的村庄,哪户人家的松竹环绕着柴门。
刚来时还像在老妇人的居所漫步,过了很久才意识到这是鹿苑园。
煮茶相约谈论纯洁的事业,靠着梧桐树不觉天已近黄昏。
月光皎洁映照在梅花梢头,还未等到花开就已令人心醉神迷。

注释

笑踏:微笑着行走。
松竹:常绿植物,象征高洁。
柴门:简朴的木门,乡村常见。
婆室:老妇人的居所,比喻初来时的陌生感。
鹿苑园:可能指佛教园林,寓意宁静之地。
煮茗:烹煮茶水。
白业:纯洁的事业,可能指修行或学术。
据梧:靠着梧桐树。
娟娟:清秀的样子。
断魂:心神迷醉,形容被美景吸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闲适的画面。诗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漫步于一处幽静的村庄,发现了几家用松竹围起的柴门。这是一种传统的风景,如同古代文人隐居田园的理想。

"初来犹似行婆室,良久方知鹿苑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初到时并不觉察到周围环境的特殊之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意识到这里原来是一片美丽如画的园林。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深入的欣赏。

"煮茗相邀论白业,据梧不觉到黄昏。" 这里写的是诗人与友人一起品茶畅谈诗词,完全沉浸在这份宁静美好的时光中,以至于不知不觉天色渐晚。这是中国文人生活的一大乐趣,他们喜欢在自然界的安详氛围中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娟娟梅树梢头月,不待开花已断魂。" 最后两句描绘了梅树下挂着的明月,以及诗人对梅花美丽的期待。这里的“断魂”表达了一种超乎寻常的情感体验,如同被美景击中,灵魂随之飞扬。

这首诗通过淡定平和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46)

丘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避难

拿舟来避难,别我钓鱼矶。

帆卸遮春雨,衣濡晒落晖。

南师闻鞑走,北马逐人飞。

见说漳桥断,銮舆曷日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西兴寺值雨次吴警斋先生韵

松风一道作秋声,阅尽山僧相送迎。

佛法西来随处见,梅花老去为谁清。

亦知身是客中客,试问朝来晴未晴。

一笑大雄山下路,幽人携手每同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方广寺

故人昔日此留题,因入招提为觅诗。

石鼓长存僧屡换,窟泉尚在马安之。

风檐落叶仍唐桧,苔壁生尘且宋碑。

蝴蝶不知春已去,过墙犹顾旧花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过李氏山房清坐对雨

千林同霢霂,一室淡虚明。

馀润浮窗眼,轻寒入鸟声。

纷纷度陇白,亹亹逼人清。

相对焚香坐,油然道气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