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允伯

古有淳寂乡,君与陶阮到。

每评伯伦颂,谓胜周公诰。

山间童负锸,台下人拾帽。

短鞭跨辽碣,破毯眠雪窖。

归来四壁立,挟册坐乡校。

悠悠泮宫水,羹有芹可芼。

案上方醉吟,室中已饥告。

长瓶卧虚檐,破釜架空灶。

翠眉方与齐,赪颊忽自悼。

愁踏布衾裂,羞拆海图倒。

先生乐陶然,美睡呼不觉。

达士多迂拙,庸儿竞嘲噪。

岂知海上鲲,姑隐雾中豹。

岁晚空斋人,杖屦辱相好。

百钱呼儿沽,一榻为君扫。

浩兴忽长歌,衰意亦旁噪。

衔杯孤月落,椎壁四邻闹。

明当远行役,寒雨映客棹。

秋江蒲稗深,伫子平安报。

形式: 古风

翻译

古代有个宁静的乡村,你与陶渊明、阮籍一同来到。
常常品评着陶潜的诗篇,认为胜过周公的教诲。
山中小孩扛着锄头,台下人们捡拾帽子。
骑马穿越辽阔的碣石,破旧的毯子在雪洞中铺展。
回到家中四壁空空,捧着书卷坐在乡间学堂。
悠悠的泮宫河水,煮芹菜可供菜肴。
案头醉酒吟诵,室内已有饥饿的呼唤。
大酒壶横卧檐下,破锅悬在空中炉灶。
她美丽的眉毛与你齐眉,忽然面颊泛红自感哀伤。
忧虑地踩破了布被,羞愧地翻倒了海图。
先生沉醉于田园之乐,美梦中未觉时光流逝。
通达之人多显得笨拙,平庸之辈却嘲笑不停。
谁能料到,如同海上的大鱼鲲,暂且隐藏如雾中的豹。
年末清冷的书斋,我拄杖步行,只为问候好友。
拿着一百文钱叫孩子买酒,清扫床榻等待你的到来。
豪情突发,高声长歌,衰老的心绪也随歌声起伏。
举杯对月,月落西沉,邻居的喧闹声四起。
明日即将远行,寒雨打湿归舟。
秋江边蒲苇丛生,期待你的平安消息。

注释

淳寂乡:宁静的乡村。
陶阮:陶渊明和阮籍。
伯伦颂:陶潜的诗篇。
周公诰:周公的教诲。
童负锸:小孩扛锄头。
泮宫:古代学府。
芹:芹菜。
醉吟:醉酒吟诵。
翠眉:美丽的眉毛。
赪颊:泛红的脸颊。
鲲:大鱼,比喻有才德的人。
雾中豹:暂时隐藏的豹子,比喻有才华但未显扬的人。
杖屦:拄杖步行。
浩兴:豪情壮志。
椎壁:捶击墙壁,形容情绪激动。
远行役:远行劳役。
蒲稗:蒲苇和稗草。
伫子:等待你。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徐允伯》,通过对友人徐允伯淳朴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友情的深厚和对友人离别的不舍。诗中通过“山间”、“雪窖”、“四壁立”、“空檐”、“破釜”等意象,刻画了徐允伯简朴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他的淡泊名利和高洁品格。同时,诗人以“芹可芼”、“醉吟”、“浩兴长歌”等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热烈和对友人离去的感慨。最后,以“秋江”、“寒雨”、“平安报”等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和期待,情感真挚动人。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宋末元初诗歌的特色。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送徐舜辑

彦霖父子魏公客,持国之兄招不得。

豪华落尽漳水流,主人眠石扃醉白。

天倾地坼古今愁,浣花穷杀老参谋。

窗寒雪压灯昏夜,门静虫吟叶落秋。

平生故人渺江浦,谁往省之遣宗武。

惜哉赤白两洪崖,敢道交情弃如土。

回舟蘋浦思依依,空忆桃花鲚鲙肥。

竹西骑鹤不可去,西州万里将安归。

南山之阳木已老,南山之阴木尤槁。

不信春风吹不苏,珍重岁寒宜自保。

形式: 古风

送留君玉高云卿自江阴迁松江四绝(其三)

老我卑枝甘伏鴳,羡君乔木又迁莺。

清平官府无公事,分我丝莼一箸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送袁仲野赴毗陵

儒吏不相得,异器如薰莸。

儒视吏不屑,吏嫉儒为仇。

俗儒不知变,譊譊孔与周。

事丛委不理,言大怍不酬。

嗟乎铅椠生,谢此刀笔流。

安得经济手,一洗吾侪羞。

当路有达官,邻境逢仁侯。

留情案牍间,举人拔其尤。

君抱汲古学,才识推兼优。

肯随鸡鹜争,会偕鸾鹄游。

高风动寥廓,兹土岂淹留。

独怜老知己,青灯守荒丘。

不堪明时用,空怀当世忧。

斯文付后死,已矣复焉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歌风台

秉钺归来士若林,登台何故泣沾襟。

应缘信布成枭首,可但风云感伯心。

天入砀间佳气尽,亭临泗上碧流深。

三侯章在谁歌得,击筑儿童振楚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