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

沛中歌舞百馀人,帝业功成里巷新。

半夜素灵先哭楚,一星遗火下烧秦。

貔貅扫尽无三户,鸡犬归来识四邻。

惆怅故园前事远,晓风长路起埃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沛中的繁华歌舞中有一百多人,他的帝业在这里初见成功。
午夜时分,月亮女神(素灵)似乎预感到楚国的悲泣,一颗流星(遗火)象征着秦朝的毁灭。
如同猛兽貔貅扫荡,消灭了敌人的残余势力,只剩下四邻安宁。
满怀惆怅,回忆起遥远的故乡往事,清晨的微风吹过长路,扬起一片尘埃。

注释

沛中:地名,指沛县,刘邦起兵的地方。
帝业:指建立王朝的事业。
素灵: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
遗火:比喻秦朝的灭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象征勇猛无敌。
四邻:周围的邻居或地区。
故园:故乡,家乡。
晓风:清晨的风。
埃尘:灰尘,象征战乱后的荒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由繁华转向荒凉的景象,透露出时光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感慨。开篇“沛中歌舞百馀人,帝业功成里巷新”两句,勾勒出一个盛世的画面,人们在沛水之畔歌舞升平,国家的功业已大成,城邑得以更新。这是一个强调繁荣与和谐的开场。

然而,从“半夜素灵先哭楚,一星遗火下烧秦”两句开始,诗意突然转折。半夜里,幽魂先哭泣,似乎预示着某种灾难的到来,而那一星余烬如同遗火,烧毁了曾经强大的秦国。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历史的悲剧和不可挽回的衰败。

接着,“貔貅扫尽无三户,鸡犬归来识四邻”两句,描绘出一片荒凉之景。貔貅是一种凶猛的野兽,它们扫荡了所有的人家,只剩下三户人家幸存,而那些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只剩下鸡犬的叫声,以及对四邻环境的辨识。这两句强调了荒凉与废墟。

最后,“惆怅故园前事远,晓风长路起埃尘”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往昔繁华和现今荒凉之间巨大反差的感慨。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充满了无尽的忧伤,而眼前的景象却是清晨的微风吹拂着长路,扬起尘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盛衰的反差,抒写了时光流转、历史更替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收录诗词(158)

唐彦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 号:鹿门先生
  •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 生卒年:?~893

相关古诗词

蒙谷山

蒙谷山低碧海枯,仲君闲坐说麻姑。

遥天鹤语知虚实,长夜神光竟有无。

秘祝斋心开九转,侍臣回首听三呼。

交朋漫信文成术,短烛瑶坛漏满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蒲津河亭

宿雨清秋霁景澄,广亭高树向晨兴。

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

孤棹夷犹期独往,曲阑愁绝每长凭。

思乡怀古多伤别,况此哀吟意不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證道寺

弯环青径斜,自是野僧家。

满涧泻岩液,插天排石牙。

炉寒馀柏子,架静落藤花。

记得逃兵日,门多贵客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赠孟德茂

江海悠悠雪欲飞,抱书空出又空归。

沙头人满鸥应笑,船上酒香鱼正肥。

尘土竟成谁计是,山林又悔一年非。

平生万卷应夫子,两世功名穷布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