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隐峰道人

隐峰道者儒仙流,胜览久向江湖游。

六经诸史饱胸腹,气吐虹霓冲斗牛。

异人遭遇传其道,法本先天属祈祷。

元神感格在结幡,纵有凶荒悉安好。

往昔荆襄旱暵年,万亿农民愁井田。

禾苗多少种赤土,云霓望断空青天。

斯时两度焚符篆,鬼骇神惊走雷电。

甘澍倾盆满四郊,黄童白叟俱欢忭。

即今吴越连岁间,旱魃作灾非等闲。

府卫致词恳相请,沛泽应祷从天颁。

济物以来凡几度,一片灵台甚清素。

兔走乌飞二十秋,半点尘埃不曾污。

古称公远与守贞,月鼎元初沈野云。

汗青书里载名字,方驾前人惟有君。

况君伦理敦乡俗,孝亲友弟家和睦。

兰芽桂子倍荣昌,棣萼荆花更芬馥。

老生八十加二春,结交来往情相亲。

勉成长句托子墨,空言岂敢徒谆谆。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赠隐峰道人》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道者形象,其学识渊博,心怀苍生,以道术济世。诗中通过隐峰道者的形象,展现了儒家与道家思想的融合,以及对社会和谐与自然秩序的追求。

首句“隐峰道者儒仙流”,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胜览久向江湖游”描绘了他游历四方,见识广博的生活状态。六经诸史的饱读,使他胸中有大义,气度非凡,仿佛能吐出虹霓,直冲斗牛,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魄。

“异人遭遇传其道,法本先天属祈祷”两句,揭示了道者传授的道法源自先天,旨在通过祈祷等方式,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元神感格在结幡,显示了道者通过仪式与天地沟通的能力,即使面对凶荒之年,也能带来安宁。

接下来的“往昔荆襄旱暵年”至“黄童白叟俱欢忭”部分,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示了道者运用道术帮助百姓渡过难关的壮举。两次焚符篆,不仅震慑了鬼神,也带来了甘霖,解救了亿万农民的苦难。

“即今吴越连岁间,旱魃作灾非等闲”则将视角转向当下,指出旱灾的严重性。府卫的恳请,体现了对道者能力的信任与依赖。通过“沛泽应祷从天颁”一句,再次强调了道者通过祈祷为民众带来福祉的能力。

“济物以来凡几度,一片灵台甚清素”表明道者多次以道术济世,心灵纯净如初。接下来的“兔走乌飞二十秋,半点尘埃不曾污”进一步赞美了道者生活的清静与高洁。

最后,“古称公远与守贞,月鼎元初沈野云”引用古人之事,表达了对道者品德的敬仰。汗青书里载名字,方驾前人惟有君,则是对道者历史地位的认可。同时,诗中也赞扬了道者在伦理道德上的贡献,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隐峰道者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魅力和超凡能力,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和自然和谐的向往。通过道者的故事,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梅图

梅谷上人居白莲,画梅早得花光传。

綵毫神妙夺造化,三昧悟来玄又玄。

纤埃不到清幽所,俯仰乾坤傲今古。

千葩万萼须臾成,宁学良工心独苦。

翠苔干缀鲛人珠,依稀蝶翅粘蜂须。

罗浮醉酒旧相像,汉郊解佩心何如。

梨云作阵光明减,玉龙唤起嫦娥月。

岁寒照见铁心肠,未肯纷纭落香雪。

延陵吴君季子孙,传家百世为清门。

寸心不使俗尘掩,冰壶莹彻无纤痕。

社里结为方外交,西兔东乌几飞走。

生辰赠此祝遐龄,要比三花岁年久。

三花比况讵偶然,美人自是瑶台仙。

人间寒暑虽易返,春光长在南城边。

青青子熟真俄顷,会见调羹入金鼎。

核中自存一点仁,何必形容咏香影。

形式: 古风

溪山书屋为钱惟常作

梁鸿踪迹名千载,千载溪山长不改。

五噫歌咏汉文章,景仰令人想风采。

地灵境胜乡玉殊,磅礴清淑相扶舆。

钱君所种□间气,结屋其中多积书。

黄卷青编逾万轴,勤渠每下工夫读。

春风送煖散芸香,秋风生凉对银烛。

六经义理圣贤心,远自古昔传于今。

分阴寸□不虚度,后生宜尔躬追寻。

况君年少绪华冑,武肃蝉联族居右。

胸怀抱负经济才,功业文章易成就。

方今丹诏求贤才,戋戋东帛东南来。

圣王图治正侧席,五云深处金门开。

金门一登喜平步,鹓鹭致身沾雨露。

思亲回首望飞云,便忆家山读书处。

形式: 古风

梦笔图

蒙恬制笔从先秦,往昔至今千万春。

六经群书自兹写,翰墨一出俱通神。

昌黎称为管城子,中书君题传文里。

祖龙虽暴不相弃,荣贵谁能得如此。

江淹梦入良宵中,光华五色腾晴空。

惊人才调一时进,宇宙共传天与功。

谪仙又见生花朵,雨露沾滋开婀娜。

玉堂金马遂登庸,百世声名无不可。

张君绝艺人共尊,衒奇□肆居吴门。

丹青图画慕先哲,经营意象犹生存。

清风比况无殊异,帧上诗章我题句。

佳倩贤郎愿宝藏,十砻重封期勿替。

人生在世百岁期,到七十者犹稀奇。

美君寿算喜登此,□□□□□□□。

□□世家即华族,门第阴森种乔木。

珠玑错□吐谈论,仁义从容饱胸腹。

重光岁阳□□春,三花九节迎生辰。

东吴吟咏动词客,□□□□□□□。

难兄难弟兼宾友,赓酬满泛长生酒。

龙笙凤管竞娱心,熊掌猩唇俱可口。

慢亭良会誇神仙,即今与昔相比肩。

瑶池青鸟信再传,蟠桃一熟三千年。

形式: 古风

赠文化萼长老

芙蓉缥缈摩苍穹,洞天林屋居其中。

神仙敢独占斯境,金碧涌出如来宫。

鼋头绝顶幽奇处,锡杖曾分一方地。

宝殿香台属化成,青松翠竹添佳致。

开山老祖非常伦,得道能令龙虎驯。

三乘说讲万人听,近远处处扬清尘。

后来弟子相继续,孙□又见温如玉。

法雨慈云任卷舒,清泉白石消尘俗。

我来吟玩喜逃禅,兜率谁知别有天。

匡庐旧诧东林胜,结社何妨拟白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