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建雄涂中

远水悠悠静,孤樯袅袅迟。

草深春已后,麦秀日长时。

聚语条桑妇,行歌拾穗儿。

年丰随处乐,飘泊我何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远方的水流悠长而宁静,孤独的小船缓缓行驶。
草木茂盛,春天已经过去,麦田里的麦穗在阳光下慢慢生长。
妇女们聚在一起梳理蚕丝,孩子们边走边唱着歌捡拾麦穗。
丰收之年,人们处处欢笑,而我却漂泊无依,不知所为何事。

注释

远水:远处的水流。
悠悠:悠长的样子。
孤樯:孤独的小船。
袅袅:缓慢、轻盈的样子。
草深:草木茂盛。
春已后:春天过后。
麦秀:麦穗成熟。
日长时:白天较长的时候。
聚语:聚集交谈。
条桑妇:梳理蚕丝的妇女。
行歌:边走边唱。
拾穗儿:捡拾麦穗的孩子。
年丰:丰收之年。
随处:处处。
乐:欢乐。
飘泊:漂泊。
何为:为何,为什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与农村生活的画面,通过静谧的自然景象和农民平凡而富有诗意的劳作情形,表达了诗人对远离都市喧嚣、享受乡间宁静生活的向往。

“远水悠悠静,孤樯袅袅迟。”两句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水景画面。水的静谧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安详,而孤独的小船似乎在悠长的水路上缓缓前行,增添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

“草深春已后,麦秀日长时。”春天过后,草木茂盛而生机勃勃;随着夏日的到来,麦子渐渐成熟,阳光照耀下,一切生命都在这个季节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

“聚语条桑妇,行歌拾穗儿。”这两句描绘了农村妇女和孩子们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妇女们边干活边闲聊,而孩子们则在田野里追逐嬉戏,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和谐的乡土气息。

“年丰随处乐,飘泊我何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富足生活的满足与享受,以及对于漂泊不定的生涯态度。年岁丰饶之时,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而对于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来说,这种心境尤显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归隐田园以寻求内心平静的心愿。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离宿州后寄兄弟

落日村桥涕泫然,东风匹马去翩翩。

两行绿树当隋岸,一片春云限楚天。

妄意致身常许国,强颜得禄废求田。

幅巾会作淮南叟,白发相收一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离富池望庐岳是日入夹口直达浔阳遂舍大江之险示同行

山秀江清三百里,与君三宿一扁舟。

饮残桑落溪云暮,卧冷桃笙楚雨秋。

舟隐长江逢夹口,眼明五老立云头。

几年泽国行将遍,归与亲朋说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离楚夜泊高丽馆寄杨克一甥四首(其三)

客去水关闭,疏灯亦复收。

川鸣半夜雨,卧冷五更秋。

扁舟已寒暑,冉冉真乘桴。

一灯照客睡,短梦良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离蕲阳守风林皇方虑风壮晚未知所止俄顷风息一食顷宿富池作诗示同行

老怕风波见辄惊,赖逢谈笑慰危情。

纵观云岭屏风合,坐见江涛镜面平。

淹速人生难预计,险夷世路不须营。

尘埃老作东州守,得得扁舟作此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