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疏爽岩边寺,秋登更晚晴。
连冈横野断,远水隔林明。
废井馀荒甃,残碑有旧名。
几经兵火劫,禾黍遍新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山中寺庙图景。"疏爽岩边寺"一句,通过“疏爽”二字传达了寺庙四周环境清新自然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秋季的来临。"秋登更晚晴"则表明诗人在一个更加晴朗的下午时分攀登山巅,前往这座岩边的寺院。
接下来的两句“连冈横野断,远水隔林明”,通过对山形地貌和水流位置的描绘,营造出一幅层次丰富、空间感强烈的画面。诗人细腻地捕捉了山脉起伏、野径断续以及远处水流与森林间隔的景象。
"废井馀荒甃,残碑有旧名"两句,则转向寺庙内的凋敝和历史的沧桑。诗中提到的“废井”、“馀荒甃”,以及“残碑”都透露出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情感,同时“旧名”的出现,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寺庙曾经拥有的辉煌。
最后两句"几经兵火劫,禾黍遍新耕"则揭示了历史的更迭和自然的再生。诗人通过“几经兵火劫”表达了寺院所遭受的战乱与灾难,但随之而来的“禾黍遍新耕”,则象征着战争过后,人们重新开始耕作,生命力顽强地在废墟中绽放。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而且通过对历史遗迹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与生命再生的哲思。
不详
三月春光入眼稀,试寻高处看芳菲。
影行平野孤云过,点破青山白鸟飞。
秦甸气回惊绿满,渭川势稳竞东归。
凭虚便欲乘凌去,清吹飘飘已拂衣。
形影何尝问主宾,真风满户养颓龄。
不从田父迷回驾,但有渔人笑独醒。
闲摄高云游沆瀣,静收浮气借光灵。
出门无事谁相喜,只对秋山满眼青。
坐忆金台别,于今十四年。
新恩乘五马,北首渡三川。
县急均鹾户,边停助饷钱。
晋民衣食薄,移柱听调弦。
山川错莫不逢春,京洛空多满马尘。
李渤请归聊见志,鲁褒著论久知神。
怀沙曾愧垂纶客,击磬兴嗟荷蒉人。
向老愈怜筋力弱,空伤涸辙泣穷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