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落忘归处,佳期不厌逢。
晚凉生玉井,新暑避烟松。
欲醉流霞酌,还醒度竹钟。
更怜琪树下,历历见遥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忘却归途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不舍。开篇“碧落忘归处”即设定了一个超然物外的空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自然之中。
接着“佳期不厌逢”表明诗人对这段美好的时光并无厌倦感,反而渴望不断地与之相遇。这样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
“晚凉生玉井”,这里的“晚凉”可能指的是傍晚时分,那股清凉宜人的气息,“生玉井”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清新出尘的泉水,给人以清心寡欲之感。紧接着“新暑避烟松”,诗人选择在初夏来临之际,避开炎热到有烟雾的松林中寻求凉爽,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质感的追求。
下片“欲醉流霞酌,还醒度竹钟”则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醉酒之际,也能保持一种清醒与自制,仿佛在用自然的声音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最后,“更怜琪树下,历历见遥峰”中“琪树”常指代竹子,这里的“更怜”表达了一种对眼前景象的怜悯和珍爱之情。而“历历见遥峰”则是说在这片清净的环境中,甚至连远处的小山丘都能清晰可见,一切尽在诗人的眼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汲井向新月,分流入众芳。
湿花低桂影,翻叶静泉光。
露下添馀润,蜂惊引暗香。
寄言养生客,来此共提筐。
上林春更好,宾雁不知归。
顾影怜青籞,传声入紫微。
夜陪池鹭宿,朝出苑花飞。
宁忆寒乡侣,鸾凰一见稀。
长信萤来一叶秋,蛾眉泪尽九重幽。
鳷鹊观前明月度,芙蓉阙下绛河流。
鸳衾久别难为梦,凤管遥闻更起愁。
谁分昭阳夜歌舞,君王玉辇正淹留。
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秋轻。
不知凤沼霖初霁,但觉尧天日转明。
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
遥想青云丞相府,何时开閤引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