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徐永之秋兴

谁谓四时秋最愁,胡床谈咏晋风流。

山川长在英雄老,草木无边天地秋。

惊眼一行渔唱晚,斜阳万里客凭楼。

茫茫远水涵空碧,兴入芦花第几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谁说四季中秋天最为忧愁,坐着胡床谈论着晋代的风流人物。
山河依旧,但英雄已老去,无边的草木伴随着天地间的秋意。
傍晚时分,令人惊讶的是听到一行渔歌,万里斜阳下,旅人倚靠高楼遥望。
远方的水面广阔,与天空相接,泛着空灵的碧色,我的兴致飘向了芦花丛中的哪个小岛。

注释

四时:一年四季。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的坐具。
晋风流:指晋代的文人雅士风采。
英雄老:指曾经的英雄人物年岁渐长。
客凭楼:旅人倚靠在楼上。
芦花:芦苇的花,象征秋天和寂寥。
第几洲:询问芦花丛中的哪个小岛。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词人于石所作,名为《次韵徐永之秋兴》。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深沉而又略带哀愁的情绪。

"谁谓四时秋最愁,胡床谈咏晋风流。" 这两句是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和挑战,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特有的情怀,同时也融入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慨。

接下来的"山川长在英雄老,草木无边天地秋。" 更深化了这种感觉,通过将自然景观与英雄辈出的变迁相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情绪。

"惊眼一行渔唱晚,斜阳万里客凭楼。"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景象,诗人通过渔人的歌声和夕阳下的远眺,传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最后,“茫茫远水涵空碧,兴入芦花第几洲。”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交融,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精神自在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历史文化的回味,以及个人情怀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又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徐则正山居

松间花外有虚亭,花自向阳松自阴。

水浊不污明月色,人闲方见白云心。

棋边冷眼安危著,笔底放怀长短吟。

世忌独醒还恶醉,浅斟莫使酒杯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徐廷圭偶成

德行谁能冠四科,将兴将废道云何。

百年诗酒晋元亮,万世功名汉伏波。

高枕林泉闲梦少,出门风雨落花多。

人生转眼荣枯易,未必金章胜绿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韵徐深之

文章何必拟卿云,笔砚无功钱有神。

明月能招山入户,幽花不与世争春。

百年亭馆几兴废,十载交游半故新。

过眼荣华何足较,青门试问种瓜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潘天英自感

处士柴桑屋,将军细柳营。

穷通观世变,离合见人情。

花不求春艳,器当思晚成。

窝中足安乐,何必传无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