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万德躬

日暮山风吹女萝,故人舟楫定如何。

吕仙祠下寒砧急,帝子阁前秋水多。

闽海风尘鸣戍鼓,江湖烟雨暗渔蓑。

何时醉把黄花酒,听尔南征长短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傍晚山风轻拂着女萝,远方朋友的船儿怎样了呢?
吕仙祠下传来急促的寒砧声,帝子阁前秋水荡漾更多。
福建沿海战乱中鼓声阵阵,江湖风雨中渔夫的蓑衣显得昏暗。
何时能醉饮菊花酒,倾听你远行的歌声或长或短。

注释

女萝:一种寄生在岩石上的植物,象征着依恋和牵念。
舟楫:船只,代指友人的旅程。
寒砧:秋天的捣衣声,表示思念和季节更迭。
戍鼓:军营中的鼓声,暗示战事或动荡不安。
渔蓑:渔夫的蓑衣,代表江湖漂泊的生活。
黄花酒:菊花酒,寓意高雅和淡泊。
南征:向南出征,可能指友人远行。
长短歌:或长或短的歌曲,可能指友人的歌声或故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的作品,名为《寄万德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友人的思念。

"日暮山风吹女萝,故人舟楫定如何。"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山景,风吹动了水边的女萝(一种草本植物),诗人似乎在询问远方朋友的行踪与处境。"舟楫"指的是船只和桨,这里象征着朋友的旅途。

"吕仙祠下寒砧急,帝子阁前秋水多。"

吕仙祠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地标性建筑,而"寒砧急"则传达了一种紧迫感。"帝子阁"同样是一个具体的地点,而"秋水多"则描绘了一个景象,秋天的河流充沛。

"闽海风尘鸣戍鼓,江湖烟雨暗渔蓑。"

这里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述,传达出一种战乱或动荡不安的情境。"闽海"可能是指福建地区,而"风尘鸣戍鼓"则让人联想到战争的声音。"江湖烟雨暗渔蓑"则增加了一种迷离感。

"何时醉把黄花酒,听尔南征长短歌。"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想要借助酒精和音乐来逃避现实。"黄花酒"可能是某种特定的酒,而"南征长短歌"则让我们想象到一种军旅生活中的歌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时代背景下的忧虑心情。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中书李舍人纾

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

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

水流归思远,花发长年悲。

尽日春风起,无人见此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范实夫

细雨柴门生远愁,向来诗帙若为酬。

林花落处频中酒,海燕飞时独倚楼。

北郭晚晴山更远,南塘春尽水争流。

可能相别还相忆,莫遣杨花笑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旷伯逵二首(其一)

谢相园西石径斜,知君习隐暂为家。

有时出郭行芳草,长日临池看落花。

春去能忘诗共赋,客来应是酒频赊。

五年不见西山色,怅望浮云隐落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旷伯逵二首(其二)

乱馀城郭怕经过,到处閒门长薜萝。

用世空悲闻道浅,入山偏喜识僧多。

醉归花径云生屐,樵罢松岩雪满蓑。

石上幽期春又暮,何时载酒听高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