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
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
水流归思远,花发长年悲。
尽日春风起,无人见此时。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而又不失优雅,是一篇表达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厚友谊的佳作。开头两句“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通过萍荡自卷比喻作者内心的孤独与不合时宜的情感,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情谊的珍视和渴望。
接着,“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两句以景物描写转换思绪,表达了诗人回到封闭的城中,对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感受。这里的“百草滋”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摹,也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复杂而丰富。
下两句“水流归思远,花发长年悲”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所引发的无尽哀愁。水流往复,思绪万千;花开花落,年华荏苒,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
末了,“尽日春风起,无人见此时”两句则是在描写一个特定时刻的景象。春风拂面,而这种美好的自然景观却无人与之共享,这种孤独感和无人知晓的隐秘感,更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沉哀愁。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是一篇传达思念之情的佳作。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细雨柴门生远愁,向来诗帙若为酬。
林花落处频中酒,海燕飞时独倚楼。
北郭晚晴山更远,南塘春尽水争流。
可能相别还相忆,莫遣杨花笑白头。
谢相园西石径斜,知君习隐暂为家。
有时出郭行芳草,长日临池看落花。
春去能忘诗共赋,客来应是酒频赊。
五年不见西山色,怅望浮云隐落霞。
乱馀城郭怕经过,到处閒门长薜萝。
用世空悲闻道浅,入山偏喜识僧多。
醉归花径云生屐,樵罢松岩雪满蓑。
石上幽期春又暮,何时载酒听高歌。
百年浑是客,白发总盈颠。
佛国三秋别,云台五色连。
朝盘香积饭,夜瓮落花泉。
遥忆谈玄地,月高人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