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鲁直一笑帖赞

帖字三十迹如湿,吊古其逢惊啜泣。

公来姑孰甫翔集,书翰从容岂遑及。

此帖之获虽此邑,时犹可疑蠹谁葺。

至宝道旁世收拾,乃以齧残弃缃笈。

五湖浪卷四海立,墨风雨中起蛟蛰。

形式: 押[缉]韵

翻译

这幅字迹湿润,仿佛带着哀伤,像是在凭吊古人,让人忍不住心生悲泣。
您来到姑孰,刚刚停歇下来,写字的从容哪里还顾得上这些琐事。
这帖子虽然在这个小城被发现,但时间久远,是否曾遭虫蛀,无人知晓。
世间珍贵的文献,如今散落在路边,甚至被蛀虫啃食,丢弃在破旧的书籍中。
如同五湖四海的波涛翻滚,又如风雨中的蛟龙沉睡,墨香在其中孕育着生机。

注释

帖字:书法作品。
迹:痕迹。
湿:湿润。
姑孰:古代地名。
甫:刚刚。
翔集:停歇飞翔。
书翰:书法。
从容:不慌不忙。
遑及:顾及。
此邑:这个城市。
蠹:蛀虫。
葺:修缮。
至宝:极珍贵的文献。
世收拾:世人所捡拾。
齧残:被咬破。
缃笈:泛黄的书籍。
蛟蛰:蛟龙冬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岳珂对黄庭坚(鲁直)书法作品《一笑帖》的赞美。诗人首先描述了《一笑帖》字迹的鲜活与湿润,仿佛能感受到书写者的情感,如同古人见到后会为之动容,甚至哭泣。接着,诗人提到黄庭坚在姑孰(今安徽当涂)创作时的从容不迫,但似乎并未顾及到字帖的整理。

诗中指出,虽然这幅字帖最初是在当地发现,但其保存状况令人担忧,可能曾遭虫蛀,被人忽视,甚至被随意丢弃在破旧的书籍中。然而,岳珂认为这幅字帖如同珍贵的艺术瑰宝,最终被世人发掘并珍藏,即使历经风雨,其墨色依然如蛟龙般在风雨中苏醒。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黄庭坚的书法艺术价值,同时也揭示了字帖从遗弃到重见天日的过程,表达了对古代艺术遗产的敬仰和感慨。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黄鲁直先王赐帖赞

赐帖不知其几,而今获其一。

四印之错出,百年之湮郁,神呵鬼护,见此遗物。

呜呼,此固先德之所寓,而匪止于绝世之名笔。

既轶而获此绣质,子孙守之谨勿失。

形式:

黄鲁直汤方蔬法帖赞

汤以濡唇,蔬以适口。

抚藜肠而自惊,奚龙脑之犹取。

予方笋蕨是茹,檗荼是友。

发遗帖而一笑,正恐杨妃之百驿,未足以比庾郎之三韭也。

形式:

黄鲁直诗稿帖赞

句法之奇,日鍊月锻。

鸟轻之过疾讵稳,驴上之推敲未判。

长吉之心欲呕,弥明之息犹鼾。

天巧呈露,风期汗漫。

予方溯诗派而未能,所以掩斯卷而三叹也。

形式:

黄鲁直觉民读书帖赞

学以进乎道,不止于决科也。

厌饫优柔,贵精不贵多也。

得失奇偶,固末如之何也。

指端而言,所以勉其切磋也。

三致意于丁宁,式尔心之讹也。

因私淑以儆诸后学,又有以见前辈用心之不颇也。

形式: 押[歌]韵